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郑家有个大秘密(1/2)
郑满囤家的厢房也被日本兵点燃了,但是着火的面积并不大。因为家里没人抵抗,牛马又在另一个院子,日本兵只是捣毁了几件家具,拉走了麦囤里的粮食,还把那头跳墙乱跑的黑猪抬走了。所以就随便扔了一把火,没扔到正地方,火就在房檐靠屋山的地方燃烧起来。那地方的泥土多,燃不起来,冒了一会烟,等燃起来时,郑满囤已经回家了。往上面泼了几盆水,火就熄了,至今上面还露着一个洞。其实这都得益于几个孩子洗澡,虽然两个孩差点被淹死,毕竟没有淹死,这也算是因祸得福。虽然损失了点东西,比起一家人的命,还是微不足道。
几个孩子睡不着觉,就瞪着眼睛瞅洞口外面的星星,听见脚步声,他们立刻躺倒,做睡觉状。郑满囤咳嗽一声,说:
“都别装了,赶快睡觉,谁不睡觉看我明天打断他的狗腿。”他看到小儿子郑天啸的脚指头一动一动的,突然掀开被子,原来是小秋红猫在里面,一把拉出来,夹在胳臂弯里,说:
“走,跟奶奶睡去。”然后“呼”地吹灭了油灯。
母亲还在等他。他把小女放在床上,母亲为她脱了衣服,躺好。不一会儿,看小秋红双眼“扑闪”了一会,慢慢合上,这才说:
“你再去听听,看他们两个睡了没有,轻点,不要惊动他们。”
郑满囤不解,又不敢违拗,就蹑手蹑脚出去,仔细听了听,没有响声,看来两个孩子是睡下了,于是返回屋内。老太太低声说:
“你去柴房拿把铁锨,再拿一把镢头来。”
此时此刻,郑满囤虽不知母亲要干什么,但从母亲不容置疑的脸色和拿家伙的时间上,也判断出事情非同小可。他赶快拿了铁锨和镢头,和母亲一起来到后院。母亲端着油灯,指着墙角一棵大槐树旁的一盘石磨,说:
“你把它移开。”
郑满囤试了试,移不动。石磨长时间与土壤接触,没有了缝隙,下不去手。用铁锨把石磨周围清理了一下,又试,还是不行。郑满囤小声问:
“娘,是不是把老大叫起来帮个忙,看来我一个人是弄不动它哩!”
老太太说:“你要搬不动就不要搬,这种事现在还不能让天生知道,他还是个孩子。”
郑满囤不再吭声,用铁锨在石磨周围又挖了挖,挖的能伸下手,然后弯下腰,双手扒住石磨边沿,卯足劲,用力一掀,石磨动了一点。又吸气,用力,石磨被掀了起来。小心地把它滚到一边,喘息着拿起铁锨。郑老太端着灯,弯腰看了看,说:
“还得往下挖,挖吧。”
郑满囤抓起铁锨,弯腰又挖。这地方因长年脚踩人踏,土壤较硬较瓷,挖起来很费劲。好在郑满囤又带了镢头,用镢头镂一阵,再用铁锨起土。挖了一尺多深时,郑满囤感觉挖到了东西,抚去上面的土,用手一摸,竟还是个石磨。郑满囤泄气地说:
“娘啊,怎么还是个石磨哇,这么倒霉。”
老太太也吃了一惊,诧异道:“这怎么可能,难道是你爹说错了,还是骗我呢?”
郑满囤忙问:“娘,我爹给你说过啥,这底下可是藏有啥好东西?”
郑老太不吭声,对着石磨又看了一遍,摇了摇头,说:“不可能,你爹不会骗我,你挖吧,东西肯定就在这石磨下面。”
郑满囤来了精神,把土坑周围挖大,挖得一边深一边浅,然后站在浅处,用力一掀,石磨又被掀了起来,向后方倾斜,玄机终于出现了,原来下面是一口井。
这口井口小肚大,明显被人改造过,想来是为了好封口,就把井口收小了。因灯光昏暗,看不清井有多深。郑满囤往里丢了一块小砖头,却没听到水响,应该是口干井。小声问:
“娘,这下面是不是有东西?”
老太太说:“当年我听你爹说过,这下面的东西轻易不能动,就是家败了,只要不危及到活命,就不能动它。至于下面是啥,我也不知道。”
郑满囤庄重起来,回柴房拿了梯子和绳子,顺着把梯子放到井里,又把绳子缠在腰上,接过母亲手里的油灯,踩着梯子慢慢下去。下到底一摸,是一个草席,上面落满了尘土,抓住草席一抖,草席碎了,已抓不起来,用手抚去碎屑,是一个箱子。晃一晃,挺沉重。向四处看看,别的什么也没有,但是有一股阴森森的凉气。井不深,似乎是被埋填起来的。郑满囤顾不上多想多看,赶快把绳子缠到箱子上面,扣紧,然后踩着梯子爬出来,对母亲说:
“娘,是个箱子。”
郑老太说:“快拉出来。”
郑满囤用力把箱子拉出来,抱起箱子,和母亲回到屋内。关上门,点着油灯,又把窗帘拉上。箱子上的铁锁已锈烂,用铁棍一撬,开了。此时郑满囤心情非常激动,母亲也很激动。慢慢打开箱盖,里面却又是一个铁皮箱子,铁皮斑斑驳驳,铁锁也已锈烂。打开箱盖,母子二人都大吃一惊。
箱子里面覆盖着一面旗子,黄底红边,中间有一个大大的“郑”字。拿掉旗子,下面露出一个黄黄的锦缎包裹,包裹里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乱世,天生有反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