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 回村(1/2)
松市,五月,春日渐消,夏日初长。
北郊一个棚户区的出租屋内,云苓正在卧室打包行李。
“咚咚咚......咚咚咚......”
“有人在家吗?”
突然,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吓得她屏住了呼吸,看着床上正在熟睡的孩子,她的手不知不觉捏紧了衣角。
她的丈夫石景天出门时叮嘱过,任何人敲门都不要答应,收拾好东西,等他结完工资回来就一坐车回家。
“咚咚咚......咚咚咚......”
“有没有人在家?”
“砰砰砰......砰砰砰......”
敲门声变成了拍门声。
斑驳的铁门被震得掉了几块铁皮,不远处用报纸糊的窗户也被震得“哗哗”作响。
而此刻屋内却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云苓的身体也止不住的颤抖起来。
然而就在这时,床上的石槐米突然醒了,她用自己肉肉的小手揉了揉眼睛,翻了个身,便一骨碌爬了起来。
云苓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把石槐米抱在怀里,打了个“嘘”的手势,示意她不要发出声音,小家伙乖巧的点点头,还用小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外面的人又拍了一会儿门,见一直没人应答便离开了。
听到渐渐远去的脚步声,云苓快跳出嗓子眼的心也终于落下了。
云苓顺手拿起地上的粉色皮鞋帮石槐米穿好,又在她的额头上亲了一下,转身拿了个苹果去削。
云苓不知道,孩子脚上的那双皮鞋上印着“BABY DIOR”的LOGO,她也不知道“BABY DIOR”是个啥。
一会的功夫,苹果削好了,她蹲着把苹果递给了孩子。
“妈妈次......”
石槐米接过苹果,刚要咬,歪着头想了一下,又把苹果送到了云苓嘴边。
“阿巴......阿巴......阿巴......”
云苓太激动了,她想说话,她想表达心中的喜悦,但她嘴里只能发出这“阿爸阿爸”的声音......她是个哑巴。
她那双盛满星辰大海的眼睛里闪过泪花,她终于做妈妈了。
她和石景天结婚十几年了,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八年前听亲戚说松市的大医院可以治疗,于是俩人便背井离乡来到松市,一边打零工一边跑医院,结果吃了一大堆药一直没治好,后来做了两次试管也没有成功,俩人的挣的钱倒是花得一分不剩。
就在五天前,石景天突然领回了这个可爱的孩子,她有一双像葡萄一样乌黑的大眼睛,粉嘟嘟的脸蛋上有两个小酒窝,让人忍不住想捏一下......这孩子云苓真是越看越喜欢,她觉得孩子的那双大眼睛和自己的很像。
石景天说:“哪止眼睛像,这鼻子,这嘴巴......哪哪都像,这孩子就是老天爷送给我们的,嘿嘿嘿。”
石景天说孩子是他在工地附近“捡”到的,脑子好像有点问题,问她什么都不知道,不记得以前的事了,脑子不好也没关系,总算有个孩子了,以后我们就把她当亲生的,说着,他还给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石槐米”——他们村口有棵老槐树。
刚开始,石槐米对云苓和石景天还是很排斥的,她对眼前的父母没有一点印象,但是几天相处下来她慢慢接受了云苓和石景天,她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的喜欢,对自己的好,小家伙其实只是失忆了,但脑瓜子没有任何问题。
这是她第一次叫云苓“妈妈”,云苓很激动,很开心。
......
傍晚的时候,天渐渐暗了,松市被一块巨大的黑幕包裹着。
石景天急急忙忙赶回来了,在屋里收拾了一会......随着“嘭”的一声关门声,俩人八年的求子之路终于结束,三人趁着夜色踏上了回乡的路。
坐了两天两夜的绿皮火车,八个多小时的大巴,一个多小时的乡村公交,再往西沿着山路道步行两公里左右他们就可以看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墨云村了,一个偏辟的小山村,这里的村民大多姓石,以种地为生,偶尔挖点草药,采点磨菇背到镇上的集市卖点钱贴补家用。
三人刚从乡村公交车上下来,就看到不远处一个胖胖的,推着自行车的女人正热情的朝他们打招呼。
“景天、景天媳妇,你们回来了。”胖女人一边乐呵呵的说着,一边上下打量着石槐米。
“哎呀,是桂枝嫂子啊,差点没认出来。”石景天把手上的大包小包放在地上,
不好意思的搓搓手,云苓侧在一旁微笑着。
“槐米,快过来,叫大妈。”石景天把槐米推到桂枝跟前。
“大妈。”石槐米大方的叫道。
“哎,真乖。”
“我和云苓的孩子,六岁了。”其实石景天也不知道石槐米几岁,看这孩子的个头应该差不多六岁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石槐米的逆袭之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