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 雨中放牛(1/1)
村子里的人吃水时就得挑着水桶到村子的大水池去挑,需要用绳子拽着水桶在水面上技巧性地灌满,然后拽上来,挑回去,天天如此,那种安自来水管的日子离他们实在是太远了。简单地挑了两天水,王惜胜的肩膀就觉得生疼,认为自己无比牛气的他,在实战面前也发软了,再怎么样,因为有大哥干活,他这个弟弟什么时候挑过水呢?哪天不是大哥沉默着不知疲倦地挑水呢?直到现在,王惜胜才体会到勤快的大哥每天默默中做的贡献是那么的了不起,并为自己以前动不动浪费水的行为感到气愤,不是自己用实实在在的付出挑回来的,根本就不懂得珍惜。
除了挑水,最主要的就是放牛。为了不影响上课,姚彩凤特意找村子里人说了说,把他们家的放牛表集中到了一起放完,这样王惜胜就可以早早回学校上课,不必隔三差五地回来再耽误课程了。以前总认为在山上放牛是多么好玩的事情,现在跟着大人们开始放牛了才觉得是多么的辛苦。不巧的是,王惜胜放牛的这三天里,连续下雨,牛马们自然不能走河沟了,一旦发了大水那就麻烦了。走马路,马路都是土和石头子修的,一下雨再经牲畜们踩踏,便到处都是泥泞,没等赶着牲畜到了山上呢,鞋子就变成了泥巴块,两条裤管子也都是泥水,一手举着伞,一手拿着鞭子招呼牲畜。
上了山了,站到高处风大,雨中的山风刮来非常凉快,空气自然是最好的,可是一旦有捣蛋的牲畜跑远了,那就得钻到林子里去找,一钻林子就不能打伞,一往过走,枝叶打到衣服上、脸上、眼睛上、脖子上,浑身瞬间就过了“泼水节”,那种冰凉感让王惜胜不由地从里往外打哆嗦,那些小虫子、掉落到松针等掉落到脖子上、后背上,它们便与汗水和雨水搀和在一起,挥散不去的刺痒感不断地传递着难受。有时候会碰到沙棘树、野山楂等带刺的植物,不小心撞到上面就会把胳膊和脸划破,扎在身上生疼。跑得太快,没注意弹回来的树枝,有可能就抽打在脸上,这是大自然的鞭打,你没地方说理的。
放牛最可恨的不是大牛,而是小牛。小牛们一旦落单,看不到牛妈妈了,它们就和小傻瓜一样,不知道往哪里走了。大牛基本上都戴着铃铛,你可以蹲在地上静静地用耳朵听,然后判断它藏身何处,顺着铃铛的声音走近寻找,况且大牛身体大,只要一动旁边的树木也动,比较好找。而小牛就不同了,他们太小,能在林子下面牲畜们、人、野兽长时间踩踏出来的通道里自由行动,没有铃铛提醒,它们身边的林子也不会摇动,很不好找,除非它们可怜地“么么”地叫上几声,那就算是对你相当大的恩惠了,你就得抓住机会赶紧作出判断,一头钻进林子里找吧。你就是找到了小牛,小牛一看你不是人家的牛妈妈,那就不搭理你,你越追它越跑,气死你没用,除非你设计到了他的跟前,然后夹住它的脑袋拽着它走出来,或者让它乖乖地沿着你设想的方向跑而靠近大部队,要不然你就追着跑吧,很有可能就得绕着大山好几圈。王惜胜就在这三天里,因为两个小牛,钻了两天的林子,一头小牛是他拽着脑袋拽出来的,一头小牛把他气急了,干脆把小牛扛在了肩膀上扛了出来!
下雨天还得注意打雷,不能站到山的最高处。当然,这些简单的天气村里的大人们都能判断,要打闷雷了,大家就把牲畜都集中到山坡中间,人也都撤下来,避免被雷劈死。山顶上那些浑身“鞭痕”的大树就是雷击的最好纪念,那么粗的大松树都死了一半,何况俗人呢。如果在大晴天放牛,还得注意山上的毒蛇,不能随便在山上坐着、躺着,更不能睡,要不然被毒蛇咬了那罪过可就大了。这几天和王惜胜搭伴儿放牛的马四叔经常讲他的故事,他曾经放牛的时候,中午一人在山上看着牛群,实在是困了,就靠着大树睡了,没想到大树根下面是一条双头黑花毒蛇的巢穴,双头蛇在他屁股上毫不客气地咬了两口,当大家把他送到毕安郎那里的时候,毕安郎居然一直摇头,他几乎就要了命!双头蛇的毒性是其它毒蛇的两倍,毕安郎忙活了六天才把毒性控制住,而且还第一次叫上村子里胆子大的年轻人到山上将那个蛇窝彻底除掉了,当大家挖开蛇窝的时候,他们发现里面住着大小三十多条双头蛇,最大的一条足有一米五长,胳膊粗细,毕安郎下了决心,他不能让这种毒性太厉害的双头蛇繁衍,带领大家展开了“人蛇大战”而大获全胜,要不然不知要有多少人该遭殃了。
不想错过《毕先生和姚女士》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