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6章 打赢了的抗日 援朝战争,打废了的大明(1/2)
面对被日本人打了埋伏的明军,蓝玉和众武将十分愤怒!
【这么低级的错误都犯!是什么让他那么自信,还吹牛说他曾闯过十万蒙古军!】
【从来都是我们用埋伏打鬼子!】
【这人真是菜到家了!】
【丢人,这么低级的错误都犯。】
【感觉是拿他来试水的。】
平壤城内的明军几乎被全歼!
死伤两千余人!
祖承训带领残兵杀出重围,退了出去。
真是丢人,一百多年后的大明难道没有懂带兵打仗的人了吗?
消息传回国内,万历皇帝下达了第二道入朝作战的命令:
“着派兵部右侍郎宋应昌带兵入朝作战。”
一直主张要亲自带兵入朝的兵部尚书石星却没等到这 个机会。
事实证明,整天求仙问道的万历皇帝并非是一个啥也不会的白痴。
他知道石星只是嘴上功夫了得,真本事不如下属宋应昌。
这才拒绝了石星两次请战的要求,派了他的下属入朝。
得到任命的兵部右侍郎宋应昌,积极准备入朝作战的所有相关事宜。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却按兵不动了。
一边是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的朝鲜国王,一边是按兵不动的大明援朝部队。
谁也不知道宋应昌在等什么,但是皇帝陛下却不着急。
【他们怎么还不行动?】
【朝鲜那边都快要支持不住了吧?】
【应该是没有准备好。】
【就是,打仗,可不是闹着玩儿,准备工作做的越足,胜算越大。】
【真想知道到底打赢了吗。】
【谁都想知道,不过我感觉会赢,毕竟北京保卫战都赢了的。】
【咱们汉人的江山怎么这么多磨难。】
【没办法,四周围,狼太多啊。】
终于 ,大军开拔了!
画面流动起来,宋应昌是主帅,但是提督主将却是李如松。
这个在辽东如雷灌耳的名字,手下有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辽东铁骑。
大明在东北地区的防卫总指挥,带领着五万人、跨过鸭绿江,来到了朝鲜。
接待他的依然是柳成龙。
他见明朝拖拉了两个月才集结了五万人马,感觉天朝的天军完全靠不住。因为日军有二十万!
上次带三千,这次带五万,半斤八两!
然而李如松没有理会他,只是按照约定,来到了平壤。
守卫平壤的是小西行长。
在李如松来到之前,明军为了拖住日军,已经派了一个临时的外交使者跟日军达成协议,日军和朝军双方以平壤城外十里为界,谁也不许逾越。
等待大明的调解。
这在当时是个不可思议的调停,也许是大明的赫赫威名震慑了日军如火如荼的进攻势头,反正日军就真的相信了大明外交使者的提议。
然而所有大明人都知道,在国家领土和主权面前,别说十里,就是一步,都不能让。
但是小西行长真的相信了,并且在平壤城外举行了非常隆重的欢迎仪式。
欢迎明朝调节团来到平壤。
然而从战争中摸爬滚打长大的李如松,在面对盛装欢迎自己的仪仗队面前,
却发现了,这是一个绝佳的进攻机会!
此刻为了欢迎他这支“调解团”队伍,平壤城门大开,日军毫无防备!
对待敌人呢,不需要讲究礼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稍纵即逝的机会打倒敌人才是上策!
兵者,诡道也!
于是,他开始下令即刻攻进平壤城内。
然而让这位最高指挥和画面外的人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所有得到指令的步兵立刻行动,而那些骑兵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行动。
面对着奇装异服的外国人,面对着眼花缭乱的表演,他们的眼睛已经不够用了,十分投入地观赏着这盛大的欢迎表演!
小西行长见城外明军动作不对,立刻吩咐舍弃城外的仪仗队,关闭城门。
战场上的先机稍纵即逝,李如松的计划失败!
蓝玉气得只跺脚!
哎呀,这帮头发长见识段的家伙!
【真是一帮没见识的家伙!】
【错失良机!】
【太可惜了!】
【这个指挥官不简单啊。】
【这个将军好样的,当机立断,反应灵敏!】
【够格!】
【完蛋了,只能硬打了!】
【这家伙不得气疯了?!】
打草惊蛇了,没办法,明军只能看着平壤城紧闭大门,另想办法。
李如松大发雷霆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由于大明军队的建制本身就存在问题,士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双大明对比,朱元璋吐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