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章(1/2)
在全国郡县设立太学的消息,风一样传遍了全国。
沙尘暴退去后,全国范围内下了一场大雨。
本来即将旱死的小麦、黄瓜等粮食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整个夏国也焕然一新,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未来可期。
卢氏是个年近三十的妇人,丈夫离世得早,只给她留下一间破茅屋,两亩地,还有一个九岁的女儿。
女儿从小就乖巧,别看才九岁,地里插秧挑粪可是一把好手。
卢氏也觉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不管如何,母女俩到底没有饿死,还熬过了这灾年。
女儿卢颖坐在茅屋前剥豆子。小小的青豆剥开,带着青草气息,让人精神一爽。
她剥得很快,不过半柱香的工夫,一篮子青豆就剥好了。
刚要起身,就看见隔壁的王嫂子来家里唠嗑。
卢颖刚想离开,就听见王嫂子洪亮的嗓音,“我家王丽已经准备好了束脩,等太学招学生时,交给夫子,也算一片心意了。”
“你们家卢颖呢?准备束脩了没?”
卢氏叹了口气,勉强道,“今年收成不好,家里没有余粮,我家卢颖,就不去了吧,在家还能帮衬些,干些农活。”
王嫂子叹气,“卢颖是个聪明的,莫要弃了前程。将来若做了官,你也跟着享福了。”
卢氏笑,“哪有那么容易的事。”说着劈开柴,丢了些到火堆里,一边生火煮饭。
王嫂子走后,小卢颖默默地走到母亲身边,帮忙拿米糠加水倒进锅里。
熟悉的香味飘来,小卢颖默默的吸了吸鼻子,把米糠装到缺了角的木碗里,端到桌子上,等卢氏一起吃饭。
卢氏洗了洗手,来到桌前,就着放了盐的青菜汤,一边吃米饭。
看着女儿小萝卜头一点一点的,卢氏心中不禁升起几丝心疼。
若是丈夫还在,可以出去做工,家里条件也不会这么艰苦了。
艰苦到,让每个孩子都能进的太学,偏生拦住了女儿。
卢氏想了想,道“小颖,你想上学吗?”
她希望女儿的回答是“不是”,又希望是“是”。
说出口的时候,她已经决定无论如何,都要让女儿进入太学。
卢颖看了眼娘,很懂事的笑笑,“女儿不上学,就陪着娘干活,挺好的。”
卢氏的眼泪已经流了下来,她放下手里的饭碗,来到小柜子里,找到两包红糖。
这还是过年鸡蛋换来的吃食,一直没舍得吃,如今可派上用场了。
她擦干眼泪,找了个深蓝色的布袋,把红糖装好,招呼卢颖过来。
“娘,我们又去集市吗?”卢颖好奇。
“不,我们去找你外祖母。”卢氏笑着摸摸卢颖的头,牵起女儿的手,“你还记得外婆吗?”
卢颖想了想,“上次见到还是三年前吧”,她记性很好,“外婆虽然瘦,但身体不错,走路很快的。”
卢氏笑笑,“小颖,待会你见到外婆要喊知道吗?不要让外婆不开心。”
卢氏对母亲其实心里是恨的,当初也是娘为了十两银子把自己嫁给卢家,而丈夫死后,更是不管女儿的死活,任由卢氏与卢颖二人自生自灭。
卢颖叹气,其实对于这个外婆,她没什么印象,更谈不上喜欢。
两人走了半日,方来到李家村。
刚进村子,就看见外祖母一家人正欢天喜地的放鞭炮。
隔壁的邻居含酸道,“也就你李氏如此铺张浪费了,不过是上个学罢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娶媳妇呢。”
外祖母,也就是李氏,立刻怼了回去,“不知道谁家生不出个儿子,现在又来编排我们李家了。”
邻居闻言脸色一黑,哼了一声就转身回屋了。
李氏喜气洋洋的看着两个孙儿。
大孙是二房添的,如今十岁;二孙是大房添的,如今九岁。
李氏逢人就夸这两个媳妇给他们老李家争气,因此也经常贴补些鸡蛋、红糖等给两个媳妇,两个媳妇也觉得婆婆是个厉害人,与她十分亲近。
眨眼间,李氏看到了两个人。
卢氏和卢颖慢慢走过来。
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李氏对这个女儿没什么情分,但看到人来,那蓝色包裹里似乎还有东西,神色就缓了缓。
她自然而然的接过包裹,“你们怎么来了?”
话说完,李氏的警惕心就生起,“我们家可没有多余的银子给你,家里两个娃等着上学呢。”
卢氏看了看满地跑的两个侄子,心里涌上一阵无力。
她勉强道,“侄子们不是已经上了私塾了吗?”
李氏冷笑道,“这私塾再神气,也比不过这太学,你听说了没,这太学原来是供权贵子弟读书的。”
她顿了顿,“岂是私塾能比。”说着,眼眸慈爱的看了眼两个孙子,对外孙女视而不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给古人直播现代强大》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