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我,朱允炆,带领大明征服世界 > 第20章 宏大布局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0章 宏大布局(1/2)

目录
好书推荐:

次日上朝,朱允炆说道:

"太祖在位时,废除了丞相,不论大小事情,都要等着太祖亲自裁决,致使朝廷问题堆积如山。

朕决定成立内阁,燕王朱高炽担任首辅,魏国公徐辉祖,翰林院大学士方孝孺任次辅。

户部尚书兼礼部尚书叶少峰,兵部尚书齐泰,吏部尚书张沈,刑部尚书鲍昭任阁员。"

这份内阁名单很好平衡了各方利益,大家各得其所,大臣们都表示赞成。

朱允炆道:"今天讨论一件事情,瓦剌和鞑靼在争斗,忠信王朱棣建议朝廷出兵蒙古援助瓦剌,以维持蒙古的均势。你们以为如何?"

齐泰道:"臣以为不必出兵。"

"为何?"

"朝廷袖手旁观好了,没必要卷入,太费钱粮了,又无利可图。"

徐辉祖道:"应该等鞑靼取胜后再出兵。"

武将大多赞成兵,文臣基本反对出兵,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第二天,朱高炽回来了。朱允炆问他意见。朱高炽道:"臣听皇上的。"

朱允炆笑道:"朕准备出兵,而且准备干票大的。"

"啊,皇上准备怎么干?"

"我准备派大军直捣蒙古漠北王庭乌兰巴托,建造一座坚固城池,长期固守,用五年时的彻底根除蒙古人的威胁,然后用心经营东南海壃。"

"皇上,这不现实。没有二十万人,在那里是扎不住脚跟的。战线太漫长,粮草供应极难。"

朱允炆道:"蒙古区区三百万人口,我朝有六千万人口,我若举全国之力,耗也要耗死他。"

"这……又是何苦呢?蒙古那地方,荒凉苦寒,得之无益。"

朱允炆叹息道:"连你也这么想,难怪大臣们都反对出兵。"

朱高炽道:"汉武帝屡次对北寇用兵,虽然取胜了,但汉廷也变得虚弱不堪。蒙古人的伎俩是你来了,我就走了,你走了,我又回来了,没完没了,基本无解。而且漠北缺水缺粮,二十万人在那里坚守五年谈何容易?″

朱允炆取出一张蒙古山川地形图,说道:"高炽你看,蒙古中部和南部大多是沙漠戈壁,但北部和东部有很多河流向北流进贝加尔湖了。

我的设想是,在恰克图建一座大坝,将北流的河水全部截住,使河水倒流。我还准备把燕然山炸开一道五十里宽的囗子,北冰洋的水汽就可以吹到蒙古高原了。不出几年,蒙古高原就变得湿润多水了

然后朝廷就可以从内地大量移民到蒙北,以乌乌兰巴托为中心逐步向四周蚕食。"

朱高炽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朱允炆,"皇上!你没事吧?这几件事哪一件都难如登天!"

"朕就是要战天斗地改天换地,大明帝国的伟大腾飞就靠咱们这代人了。"

"皇上,要完成这些,少说要投入三百万精壮人口,耗时少则五年,多则十年,倾举国之力都够呛。"

"不需要从中原运太多粮过去。蒙古有了水,我可以就地种粮!"

"皇上,蒙古苦寒贫积,就算有水,也种不出粮的。"

"能种!玉米和藩薯耐寒,对土壤肥力要求也不高!"

"皇上,拿什么种?你不是说玉米和藩薯在南美新大陆吗?"

"所以要远航南美啊!你还不明白吗?你船造得怎么样了?"

朱高炽似有所悟。

原来在皇上心中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整盘棋,漠北是一块棋,安南是一块棋,东南沿海是一块棋,藩王们是一块棋,文臣们是一块棋。

每一块棋都千缠百绕纠缠在一起,牵一发则动全身,连结这么多棋的就是人才、银子、粮食三件事。

造船,开海禁,海外殖民,远洋贸易就是为了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办银业局是为了解决银子短缺的问题。

改科考办新学就是为了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好庞大的布局,他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说道:

"大宝船现在总共有三艘,中宝船有七十九艘,小宝船有二百六十艘………"

朱允炆沉吟良久,说道:"召杨士奇、郑和回来!"

"皇上召他们干什么?"

"朕准备派他率领船队去美洲。"

"皇上设想是好的,但他们能安全往返吗?"

朱允炆坚定地说道:"能!"

西方发现新大陆,占尽地利之便,距离近,洋流和风向正好。

而从中国沿海出发,就难多了。

第一条线路是穿过南洋,往西走,经印度洋,再穿过大西洋,抵达南美东海岸。这条路线,比欧洲人远了一万多公里,让人望而生畏。

第二条路线是向东横穿太平洋,抵达北美西海岸。在没有导航的情况下,极大概率进入无风区,那就只能葬身茫茫大海了。

第三条路线是最笨的但也是最保险的,沿着亚洲东北部海岸线走,穿过白令海峡,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朱允炆,带领大明征服世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