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章 遥远的新大陆(1/2)
文华殿中,朱允炆翻看着《历代造船辑要》,问道:"高炽,造船厂进展得怎么样?"
朱高炽有条不紊答道:"臣已经知会太仓知县,让他清理原太仓造船厂周围的杂单树木,太仓港历年积的淤泥也正在清理中。
臣派了吏员去查看太仓造船场,回来报告说,船场的房屋残破不堪,臣己经派人去整修了。造船的匠人正从沿海各省往太仓赶。造船所需的木料正源源不断从关中和四川往太仓运。估计下月就可以一切到位,然后可以开工造船了。"
朱允炆听了很满意,朱高炽果然很能干,办事极有章法,问:"水手呢?"
朱高炽道:"水手不急。太祖虽禁海了,但江浙闽各省很多渔民偷偷出海打渔,不过这些人鱼龙混杂,需仔细甄别后才能用,以防有不法之徒混杂其间。"
"郑和在干什么?"
"工部衙门的后面有条河,他办完差以后总在河里学游泳和驾船。"
朱允炆笑道:"这样很好。他识字吗?"
"识字不太多,但也够用了。"
朱高炽道:"有一件事很棘手,海事司需要很多懂算学的人,到吏部去要人,吏部给的人只会写文章外,对算学一窍不通,工部有专门的算学吏教他们,这些人视算学为奇淫技巧,又不肯学,我斥责了两次,这些人才开始好好学,但总学不会。"
朱允炆冷冷哼了一声,"这些都是些什么人?"
"是历年没有授官职的进士、举人,这些人一心只想当官,对算学不屑一顾。"
"朕跟你去看看!"
"啊?皇上亲自去吗?"
朱允炆点了点头,轻车简从到了海事司筹备处,一个工部吏员正在给一群进士、举人讲《海岛算经》。朱允炆推门而入,所有的人都惊呆了,纷纷跪下山呼万岁。
朱允炆走上讲台,说道:"算学是一门极实用的学问,比你们热衷的孔孟之道程朱理学八股文之类的强多了,你们要好好学,将来有大用的。"
工部算学吏连声说是。
朱允炆道:"从今天起,朕亲自给你们上课。你们要认真学,还要将朕讲课的内容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每十天,朕会举行一次考试,优者奖,劣者罚,连继三次不及格褫夺进士功名!"
座下的进士、举人菊花一紧,全都将腰杆挺得笔直。
朱允炆扫视了一遍,共有四十七名学生。
"叫郑和也来听讲吧!"
一会郑和推门进来,挨墙坐下。
朱允炆命人在墙上贴了一张大大的白纸,拿起毛笔,在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从0到9,说道:
"这是印度人发明的计数方法,由阿拉伯人传往世界各地,从今以后,大明也要使用这种计算方法。现在朕教你们竖式加减乘除法,不论多么大的数字,多么繁杂的计算,都能迎刃而解。"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道:"我中原华夏一直使用算筹计算,为什么要学番人的方法呢?"
朱允炆笑道:"因为番人的方法好啊!要不咱们比试一下,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众进士举人都笑了,"臣等安敢和陛下比试?"
"无妨!题由你们出,朕一个人挑战你们四十几人。如何?"
有人出了题:一千九百六十七加上六千二百三十五。
底下立即响起摆动算筹的声音。算了半天,有人说是八千二百零二,有的说是八千三百零二,还有人说是八千二百零三。
朱允炆笑而不语,这群大明帝国最有文化的人,连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水平也没有。
那个率先发问的学生问道:"陛下算的是多少?"
朱允炆答道:"八千二百零二。"
说着,拿着毛笔在白纸上用竖式演算了一遍,一边算,一边讲解。
那个学生又问道:"陛下,相加可以这样算,那相乘该怎么算?"
朱允炆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杨士奇。"
"啊!"朱允炆吃了一惊,这可是历史上宣德年间的内阁首辅,早年出身贫寒,建文元年以布衣身份进入翰林院任编修,此人勤奋好学,坚韧不拔,宽容严谨,是个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这可算是捡着宝了。
朱允炆心中大喜,和颜悦色说道:"这叫竖式算法,加减乘除都可以算的。我以后慢慢教你们。"
他一气讲了两三个时辰,讲得口干舌燥了才停下来,最后考问道:"杨士奇,你说说,朕今天都讲了些什么?"
杨士奇娓娓道来。朱允炆又问道:"郑和,你听懂了吗?"
郑和忙道:"听懂了!"
朱允炆道:"朕给你们留道作业,是有名的鸡兔同笼。听好:一笼中关好了鸡和兔,共有61个头,194只脚,问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
底下有人笑,"这还不简单,钻到笼子里数一下不就成了。"
朱允炆也笑了,"这个法子也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朱允炆,带领大明征服世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