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章 自立自强终自信 杀敌败敌方慑敌(1/2)
七郡八地人口暴涨,只因都带回来几万俘虏,救回来几万汉人,还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热血青年、投机者、走投无路的、家乡受灾的、没地没生计的等等各种各样的人群。俘虏的这些人口女人占了大多数,于是七郡八地都在办一个相同的喜事:结婚。不管军人、义从,都有优先权。没有成家的必须成家,成家了的可以纳妾,不想纳妾的可以收奴婢。
所有参战的人都有重赏,伤残的抚恤非常丰厚。刘铭从来不亏待战士,何况缴获如此之多,所以战士们都阔起来了!
战士们大部分都成了中产阶层,立功大的、立功多的,都成为富豪了。刘铭认为大秦之所以强大,与军功制息息相关。大汉应该学习这一点,不然,为国家流血拼命的,远远不如一个读了几年书,啥也不会、啥也不干的,天理何在?谁愿意保家卫国、舍生忘死?
后世宋朝,灭得天经地义、灭的理所当然!儒家最大的罪过,自宋达到最高峰!把程朱打下地狱,不得不为!不可不为!!
这些贪婪的腐儒,葬送了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时代!———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从此腐朽矣!
轻视军人,轻视各行各业的人才,这是取死之道!!
外来人口越来越多,这也是刘铭发动所有舆论力量的结果。大汉导报、边塞诗文、暴富传说、铁血故事、说书话本……
来边疆,发老婆!民间都这么传说。毕竟这几十万的年轻妇女,缺人安慰!
代郡现在很特殊,很尴尬。为什么叫七郡八地呢?就是这个代郡与众不同,只能称为地。代郡还属于幽州、属于大汉,但是事实上汉人不多了,而且基本都是草原强盗们的奴隶。代郡的官员都有,太守、长吏、主簿、别驾,郡都尉等等,官都有人当着,但是人都不在当地。更没有人办公。
这也是汉末的怪像之一。近几年,草原人越来越放肆,侵占代郡的土地,屠杀奴役当地的汉人,最终汉人能逃的都逃了,没逃掉的被杀了,没被杀的就成奴隶了。代郡基本上变成草原强盗的家园和南侵的基地。官员们自然不敢赴任,但是俸禄照领,名义还在。所以这几年代郡的官位反倒成了香饽饽。毕竟拿钱不干活,谁不愿意?
刘铭上书报捷,并且提议:封戏忠(戏志才到洛阳后取的名字)为代郡太守,封高顺为郡都尉,封柳明为贼曹。并建议于禁的护鲜卑中郎将府建在代郡的高柳,把右校尉府建在上谷郡的居庸县。
戏志才一直在洛阳,替刘铭管理他的产业,最关键的是这些年刘府的情报网越来越大,随着各种店(酒楼、书局、家具店、茶叶店、瓷器店、粮油店、车马店等等)越开越多,基本上每个郡(国),大部分县,都有了。可以说,戏志才是刘铭最为重要的臂助。但是幕后英雄不好当,没有当官的履历,加上他本就是贱籍,所以在正规场合、正常社交的时候,总是被人看轻。没有办法,普通人就是这么现实。而未经官场历练,未任高官要职,对他的履历,乃至自身的气度、威信都不利。刘铭觉得挺对不起他,所以这次举荐了他。
另外,鲜卑族是大汉最大的外患,现在,七郡八地都直接面对鲜卑人,随时都可能会有大战,各郡武将不少,政才也勉强够(钟繇、阎忠、边允、李博、刘猛、乔果都不错),但是,军事谋才欠缺。
大兵团作战参谋,戏志才是其中高手之一(荀攸、贾诩都有重任在肩,荀彧、陈群是政才)。戏志才和于禁配合,估计是不错的选择,值得期待。
这次任命,朝堂上反对者很多,毕竟动了某些人的奶酪。刘铭心中冷笑,暗中命令于禁:哪些挂职官员,如果敢踏上代郡的土地,就暗中抓起来,丢到矿山上挖矿去。毕竟,代郡还乱着呢!
一不做二不休,刘铭干脆再上书天子:封成公英为上谷郡太守,封徐晃为上谷郡都尉,封方悦为上谷郡贼曹。
朝堂大哗,这小子,胃口太大了吧?!
刘铭不以为意。交代成公英、徐晃、方悦直接上任,造成既成事实。告诫他们,上任就抓实权、做实事、多招人、勤练兵。至于哪些挂职官员,不来不理他,敢来就敢抓!挖矿工人,多多益善!!
边境九郡,上下同欲、军民同心,重建家园、热情如火!
郭缊带兵回到了雁门。这次收获巨大,海量的牛羊马匹铜钱粮食 和其他物资,让雁门郡军民陷入欢乐的海洋。超过八万的俘虏,也解决了很多军人的单身问题。明后年将迎来九郡人口增长的高峰期!
现在是代郡和上谷郡最弱。代郡相对好点,毕竟全境都没有草原人了,都被于禁、高顺带兵清扫了。而且军力不错,于禁的直属部队一万二千人,还有义从人数以经逼近三千。高顺以二千老兵(黄忠不往回要了,反正来朔方投军的人最多,招兵很容易。)为基础,扩招了五千人,日夜训练。
柳青、柳明与他师出同门,武艺相差无几。柳青乃女中豪杰,刘铭鼓励她随军,并组建了五百女兵。大都是从鲜卑族、乌桓族解救出来的女奴。这些人大部分亲人遭到杀害,本人遭到侵犯,苦大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文韬武略续汉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