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章 千辛万苦归汉境 征尘未洗巡并幽(一)(1/3)
在乌垒城停留了七天,刘铭带队回程。只带了两个西域都护府的军士作为代表回洛阳向天子汇报,却留下了一百名御林军志愿者、留下了乔旺。
乔旺是刘铭最亲近最信任的人,自他魂穿过来一直陪着他成长、成材。十二年了,不离不弃,几乎形影不离。他也很舍不得,其它的伙伴、同学、朋友,纷纷被他派往各地,只有乔旺,一直没有舍得外派。
但是,这次,非留不可!段渊等汉军虽然可敬可叹,但是像所有儒家思想教育出来的人一样,被仁义、礼仪等习惯思维所限制,打败了对手,略施簿惩就轻易放过。以德服人嘛!教育为主嘛!王者之风嘛!大国气度嘛!……
去尼玛的蛋!刘铭最恨的就是这种思想!死要面子活受罪!战争,也是要讲经济效益的!不然,只能越打越穷、越打越弱!
西域都护府的战力在西域这么多年已经多次证明了。但是为什么现在穷成这样?儒家思想惹的祸!
留下乔旺,封了个西域都护府监军的官职,代表了刘铭、也代表了皇上、代表了大汉朝廷!就两个任务:让乌垒城的人口增长起来,把乌垒城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来!
刘铭留下了新的军规:
两年内所有的军士都必须成家,多生孩子,多抓奴隶!有条件的,三妻四妾都无妨!
所有的孩子都必须学文习武,慢慢让文盲绝迹。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抛掉大汉儒家的高傲和虚伪,遵照草原的规矩,只要打赢了战争,敌人的财产就是自己的!敌人的女人就是自己的!俘虏就是奴隶,包括老人和孩子!
乔旺跟随自己十多年,知道怎么发展教育、怎么发展经济。把这些年看到的、学到的,照搬就行!
刘铭花了很长时间才说服乔旺留下,并下达了任务指标:十到二十年,西域都护府直属军队必须超过一万精兵、乌垒城人口必须超过十万、附属城市至少超过三个(人口超过三万才算)。
另外拜托了一件事情:联系一切能联系的商人,从安息等地寻找棉花种子,详细讲解了棉花的形状、作用,并画图作为参考。
最后强调:完成任务,拜将封侯,完不成任务,永不相见!
刘铭等二百零七人走了,白驼带走了八峰,物资尽量少的略带一点。能留下的尽量留下。
本以为回程会快多了,一是路熟了,二是人和物资少了,三是一心赶路肯定比来的时候速度快。没想到……
回程的第二天大家都感觉到不对了。本来只带回很少的生活必须品,以为一路打猎能解决吃的问题,结果一上路,发现除了天上飞的,几乎没有猎物。这才反应过来:狼灾太可怕了。除了飞禽和昆虫,走兽是不用想了。
这就尴尬了,马和骆驼没有问题,人就惨了。刘铭把前生野外生存的本领教会大家,只是食材确实难找。几天后,大家都饿得难受了。再几天,大多数人都瘦了很多。二百多号人,就算把沿途的野菜、虫子和蚯蚓等能吃的都吃了,也远远不够啊,非到生死关头,大家不愿意杀马果腹,更不愿意杀白驼。
多么希望遇见人烟或走兽!哪怕再遇见狼群也好!
路程还有一半,刘铭等人一商量,不得已,改变路线,以期望能走没遭到狼群破坏的地方,博取生存的机会。又是三天过去了,队伍渐渐靠近了山脉。但愿山林没有被大规模狼群经过!
山林就算狼群经过,走兽没了,至少植物可食用的还很多,比如蘑菇、野果,可食用的根茎等。
还好,狼群没有到过这里!山林中飞禽走兽不少。队伍选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休整了四五天。
小河里有鱼,山林里有兽,还有野果、蘑菇、葛根等等足够大家吃饱。而且还挑能储存的多多备货,这次真的是把大家饿怕了。
沿着山脉往东南方向走,几天后,众人发现大量的马蹄印。一路追踪,来到一个山谷的垭口。垭口只有三四十丈宽,两侧都是峭壁,垭口连着一条半里多长的峡谷。走出峡谷,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大山谷,方圆三十多里,四面群山环绕。谷内一群群牛马在悠闲的吃草,小牛犊、小马驹在尽情的撒欢,隐隐的还有白驼的身影,不止一群!
这就是世外桃源!没有人烟,牛、马、骆驼等等,都是野生的!
仔细观察,动物群里几乎没有老弱病残,小牛犊、小马驹,都是近几天出生的,数量明显偏少。
可以想象到,他们都是在逃避狼群的追杀后幸存下来的。不知什么原因,狼群最后放弃了追杀,他们逃到这个世外桃源,就留下了,休养生息。
刘铭命令队伍在垭口留下,派出探马沿着两边山脚查探还有没有其他出口,最后得知,只有两条进山的小路,轻松就能堵住。几个人守着,万夫莫开。
发财了!发大财了!!发横财了!!!
安排人手,在最外面的垭口设置障碍和陷阱,派人进谷驱逐猎物进入峡谷,堵住两头,瓮中捉鳖。二百余人迅速行动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文韬武略续汉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