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9章 费尽心思说麹义 举手之劳收二姜(1/3)
刘铭来到姑藏这么个小县城并停留这么久,还有一个原因,或者说还因为一个人———麹义。
(历史记载麹义原籍是西平郡,也有记载是武威郡姑藏县。西平郡是汉哀帝时期的地名,后来这个地名改了。汉末三国时期没有这个地名,所以采用了姑藏县的说法)。
后世有人评价麹义是袁绍手下第一猛将,应该在文丑颜良之上。理由是他骄人的战绩。尤其是以少胜多战胜了白马义从(当时最强的骑兵之一)和于夫罗的匈奴骑兵,威震天下。《三国演义》里面做了赵云的垫脚石,被称为最被低估的将领。
刘铭认为他个人武力值可能没有那么高,但是训练出了最强的特种部队,与高顺的陷阵营同为一时瑜亮。真相难于考证,但是《三国演义》被刘铭称为最优秀的古文小说,没有之一,跟同为四大名著的其他三本不是一个段位。所以采信了《三国演义》的说法,以向罗神笔致敬!
———麹家是汉哀帝时期被西迁的豪族之一,几百年下来已经在姑藏县立稳脚跟、开枝散叶。刘铭派人打听到了,麹义是麹家族长的次子,从小喜欢舞枪弄棒,齐集一帮同龄人练武比斗、游玩打猎、行侠仗义。凉州自古民风彪悍,练武成风,所以后来能训练出“先登营”这样厉害的特种兵。
于是,刘铭登门拜访。
麹义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虽然听说过刘铭、典韦等人的大名,也非常佩服,但是不代表能纳头就拜、乖乖听话。
刘铭最不担心的就是这个,专治各种不服。
闲聊之后,去了练武场。麹义下场挑战,刘铭派出了李元霸。
李元霸在典韦的悉心教导下、在刘铭等的陪练下,进步神速,已经能与庞德(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对练到二百招开外。关键是他年方十九(过年了,又大了一岁),还未加冠,在汉代叫未成年人,也没有什么名气,还是奴隶的身份(打完了聊天时才知道)。
麹义今年二十四岁,正是体力的高峰期,长得魁梧雄壮,身高八尺多点。李元霸身高不到八尺,偏瘦,身形小了一号。双方一交手,麹义手中的黑脊铁矛差点被击飞了,这才打起精神,竭尽全力。李元霸不仅天生神力,而且骑术精绝,武艺高强,全面压制麹义。五十招刚过,一棒震开了黑脊铁矛,抬手抓住了麹义的肩膀,擒拿过来。
麹义认输之后,还在双手发麻,一时半会无法再战。但是他身边跟着二十多位堂兄堂弟,都是武痴一类、好斗之辈,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切磋机会,于是众人纷纷下场。
典韦就不说了,挑战他的人基本上都是三招五式的被击飞了武器,后来没有人挑战他了。刘铭年轻,加上侯爵的身份,一般人也不好挑战他。其他几位,每个人至少都比过了七八场。但是他们太厉害了,每一场都赢得很轻松。
虽然比武输了,但是交情反而好了。武者大部分都是这么直率。比武比不过,那就比酒吧!晚上大家喝了那叫一个痛快!
第二天,比武继续。麹义出场,刘铭派了庞德下场。庞德经过近二个月的治疗和休养,基本恢复正常。同样五十招,一刀把麹义拍下马了。
休息一会儿,再战。这次是对战古力。古力的武艺也有进步,毕竟名师在旁指导,陪练也很给力,不进步才有鬼。
古力同样是力大无穷。麹义堪堪支撑到八十招,实在撑不住了。
第三天,麹义先战乔旺,撑过了九十招。再战刘铭,五十招不到,就被打下马。
麹义彻底服了。堂兄堂弟们早就息了比试之心,诚心诚意的在讨教。
刘铭再跟他们商量事,就比较占主动了。
刘铭给他们讲铁血党的来龙去脉,讲初衷、讲目标、讲政策、讲方针……终于麹义申请入党了!同时申请的还有二十多个堂兄堂弟!
刘铭又给他们讲了建立小型武装力量的必要和方法,提前把先登营的设想详细讲解。这本来就是麹义后来做到了的事情,现在提前计划,当然被高度认同,而且麹义还没有想到那么具体那么详细,又收获了一波崇拜的眼光。
最后交代他们,抓紧练兵,等待召唤。
离开姑藏,下一站到了灵州,拜访傅夑。
傅夑今年三十岁,比刘铭大一轮还多。他师从刘宽,刘宽与刘虞、刘祥、刘焉关系都很好,都是汉室宗亲,在朝堂上彼此照拂。刘铭横空出世,所有的汉室宗亲都很喜欢也很照顾他,把他当成未来的接班人培养。因此刘铭与傅夑也就天然亲近。在洛阳他们见过几次,相谈甚欢。不过,傅夑很快离开洛阳了,为他的恩主范津(在北地太守任上举荐他为孝廉)丁忧守孝。
傅夑是汉末有名的忠义壮烈之士,慷慨赴死之臣。而且,文武兼备,才华横溢,威信卓著。如果晚死十年二十年,只怕名气和影响力能比肩卢植。
他也是刘铭非常敬佩并无限惋惜的人。
史料记载:傅夑干了几件大事:辞官为恩人丁忧、上书论述黄巾之祸的根源、带兵破黄巾大军生擒渠帅卜巳、张伯、梁仲宁等、怒斥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文韬武略续汉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