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章 韬光养晦积实力 群策群力种田忙(二)(1/3)
奶奶刘乔氏觉得这个孙子很神奇,也想看看他还有哪些奇思妙想,于是暗地里吩咐几个管家尽可能听他的话,尽可能提供一切帮助。这可是刘府的尚方宝剑啊,从此奠定了他刘府二把手的地位!长子刘祥结束探亲后去赴任南阳长吏,临行时刘铭偷偷叮嘱他:注意屠户何进一家子。皇上可能会选美,何进的妹妹可能会进宫,要提前结交,这个女人会贵不可言;何进未来可能位极人臣,要提前投资。———别问我,问就是神仙托梦!
刘祥领教过侄儿的神奇,甚至这条命都是他救回来的。尽管他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但不影响他言听计从。他默默记住了何进这个名字。这时候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这个在历史中本该已经死去、名不见经传的人,即将开启官场坦途,并且将搅动汉末东南部的风云,为刘铭未来的霸业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刘铭更经常的出入田间地头,与老农们讨论如何提高产量产值。他把来自前世的农业知识和经验巧妙的传授给农夫,教他们套种、间种,提高土地的使用率;教他们选种、育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教他们积肥、沤肥,提高土地的肥力;开垦山头坡地,栽桑树准备大规模养蚕,建茶园准备把茶作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汉代饮茶是把茶叶加上其它辅料煮成黑乎乎的茶汤再饮用,刘铭无比怀念前世的茶,尤爱红茶、普洱和黑茶);农闲的时候组织大家兴修水利;现在最重要的是育种很难短期内有大的提高,想起杂交水稻、杂交小麦,想起袁隆平……
如果杂交水稻和小麦及后面的技术都去申请专利并且收取费用,那么袁隆平肯定是最大最久的世界首富,什么比尔盖茨什么山姆沃尔玛什么杰夫贝索斯,给袁老提鞋都不配!如果问谁的技术救了最多的人命,毫无疑问是他;如果问谁的研究最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无可争议的是他;如果问谁是最正心正念最无私无愧的科学家,不可置疑的是他;如果评选影响人类历史最重要的人物,必须有他;如果颁发人类良心奖(西方的这奖那奖就别扯犊子了),不能没有他!……谨以此篇致袁老最深切的怀念和最崇高的敬仰!!!
刘铭找到三个年轻力壮而且比较机灵的小伙子刘黑仔、刘狗剩、刘二蛋,都是家生子,教给他们方式方法,指出他们研究方向和实验步骤,承诺他们不惜重奖。最后,静待花开……
时光荏苒,匆匆已过三年。刘铭高了、壮了、黑了,八岁的孩子,身形看起来像十一二岁,关键是七八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加起来都打不过他。他的伙伴们也都进步明显。刘伯雄刘仲英兄弟,任一个单挑李励方佟邹小平三人联手都轻轻松松,每次回去都被他们磨着要切磋,收获一波波羡慕嫉妒恨;刘勇乔果已经十五岁了,形如成人,与李励、方佟、邹小平他们切磋都显技高一筹;春杏、夏荷、刘猛、乔旺都能与他们平分秋色。
刘铭年幼力气还不够,倒是很少跟武师们切磋,但是不耽误他一针见血的现场指导,真知灼见不亚于名师出马。这三年刘铭指导匠人做出黑板、粉笔,又毫不脸红地推出简化数字(被后人称为刘氏数字,其实就是阿拉伯数字)、简化算术(不得不说比汉字和汉代算法简便多了),以算盘取代了算筹,并教会了大家四柱记账法。这么说吧,如果把这些伙伴们放到太学去比较,论文章,他们都是渣渣,不过是能够读写几千个常用字,读过几本基础书而已,想要写出漂亮的文章,那是想多了。但是比算学的话,可以吊打所有的老师(汉代称为博士)生员(汉代称为博士弟子)。毕竟刘氏数字、竖算式、算盘,速度那是杠杠的!太学生们(以后就称为博士弟子)见都没见过!什么鸡兔同笼之类的应用题,不要太简单!
武力值,更是吊打同龄人!刘铭的陪伴和指导,不亚于名师出高徒。汉代儒家还是推崇君子六艺,其中就有驾车(后来战车退出历史舞台,改为骑术)和射箭,所以汉代的儒生都会点武术,南方马少,骑术未必会,但是射箭必须会,至少也会点拳术或剑法。汉代儒生不像宋代及以后的书生老拿着纸扇,而是佩剑!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武力值是必须的!
刘祥果然交好了何进兄妹,何美人与十常侍交好,又会讨皇帝欢心,在宫里混得风生水起,又生下儿子起名刘辩,母凭子贵,权势渐隆。何进虽然出身不高,然而相貌英俊,为人八面玲珑,凭着妹妹的面子和宦官的帮助,已经入朝为官,目前官居四品侍中,后来升任司隶校尉,前程似锦。投桃报李,刘祥升任豫章太守。
在回家探亲的时候,与老太太一商量,再写了封家书给刘焉,于是,刘铭过继成他的儿子。毕竟他已经年过四十,两儿一女都死于瘟疫,剩下个小女儿刚满五岁。前年经同事牵线娶了南阳 主簿蒯良的妹妹,但是结婚两年尚无所出。一方面是担心自己能不能再生儿子,另方面太重视这个神奇的侄儿。
刘铭原来的身份有点尴尬,庶子是没有继承权的。等到成家立业了就是家族的旁支。这一过继,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了。———嫡长子、嫡长孙,那是有恒产的!祖父祖母有三个儿子,但是分家产可是要分四份的,这一份叫长孙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文韬武略续汉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