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8章 我不适合留这里(1/2)
成才离开了红三连,指导员何洪涛亲自出来迎接他,这是前所未有的殊荣。
指导员:“成才,你能来,实在是太好了。红三连现在正是大换血的时候,以后你就是骨干了!就你在七连的表现,我们是绝对信得过。”
成才:“我会好好表现的。”
这时候,成才突然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李志高的射击很不错,为什么没有成为三连的狙击手?”
何洪涛回答:“视力不过关。”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李志高的心态有问题。
他没有表现出对部队有强烈的归属感,个体独立意识很强。
这一点,不符合红三连的需求,甚至不是702团需要的。
李志高:那必须的,我可是主角,有外挂的,怎么可能被拴住。
综合上述,何洪涛还是需要去其它部队挖几个人才作为储备。
至于枪法好和成为狙击手,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就像许三多和伍六一,能成为很好的突击手,但未必是合格的狙击手。
这些完全是两码事。
部队是以老带新的形式,义务兵只有两年的服役时间,而占据了总人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作战人员比例。
这种时候,能留下来的,都是很有机会提拔成为骨干成员,班副或者班长。
也就是俗称合同兵。
这个骨干不是干部,想要从士兵变成军官,那是完全不同的体系。
服役的兵,晋升路线就是士兵,到士官,后面就没了。
职务等级最高就是班长、司务长一类。
军官学校出来的,才是军官。
尉官学校出来的学生,可能成为一线指导员、一些指挥员等。
校官学校出来的学生,就是中级指挥员和他平级的一些职务。
将官学校出来的学生,就是高级指挥员,起点就是少将。
成才的文化程度是高中,在千禧年左右的含金量是很不错的,高中生是连队的重点培养对象。
后来出现的大学生马小帅,应该就是01年入伍的,属于稀罕物。
他们要从部队上军官学校,这个本身就是比起高考还难无数倍的问题,必靠公务员概率还低。
军校毕业生,不等于军官毕业生。
就像师范大学里出来的毕业生,不等于全都是教师一类专业的毕业生,更大概率是其它专业的毕业生。
马小帅属于学员兵,有可能是士官,也有可能算是军官。
从电视剧后面他一两年的时间就变成了尉官的军衔来看,应该属于是军官学校毕业的学员兵。
至于去基层连队体验生活,是大部分学员兵都要做的事情。
比如何洪涛的班长,就是草原五班的老马。
也就是说,何洪涛也曾经是学员兵,起点和马小帅是一样的,提干速度很快。
另外一个很快的军官,就是钢七连的连长高城,也是属于学员兵。
下连队主要就是了解基层,学会管理。
军官学校,对于成才,许三多,甚至李志高这样入伍的义务兵,基本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另外的办法,优先成为士官,留在部队。
钢七连作为及其优秀的连队,本质上还是基层连队,允许每年转为士官的人员很有限,指标并不会比红三连多太多。
成才跳槽的态度也是很明确,在红三连的能留下来的概率更加高,名额更加容易争取,所以他要跳槽。
成才的离开,没有掀起太多的波澜,仅仅一部分战士对他很有抵触的情绪,毕竟钢七连是他们的荣誉。
很多人认为成才很傻,高城那么重视他,他怎么舍得走呢?
这个仅仅是你个人的错觉。
高城对每一个士兵都是很重视,很喜欢。
但是,部队需要的是新鲜的血液,而不是其它的兄弟情感,情情爱爱的。
部队里人来人往是常态,一成不变才是有问题的。
连队里会一直送走老兵,迎来新人。
他们就是新鲜的血液,创造源源不断的生机,保持军队的活力。
成才看着远处来来往往的新兵,不由得感慨道:“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很多。”
李志高抬头看他一眼:“是吗?有了人生感悟?”
成才没有接话,而是疑惑:“你不想待在这里。”
李志高明确的回答:“是的,我要离开。我不适合这里。”
成才无法理解李志高的行为,或者说现在的人都无法理解李志高的想法,但是几十年后,估计很多年轻人都会理解了。
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风气越来越浮躁,人的思想就更加动荡不安。
比如许三多参军的实际原因,是因为他父亲许百顺认为从农村娃变成士兵,可以摆脱农村的土地,过上更好的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只是步兵》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