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8章 58.村里接电(1/1)
58.村里接电
要想富,先修路。
在农村,电也是一项必备的东西。
没有电,家里的生活是十分不方便的。
尽管王小弟的童年生活里,多次提到了看黑白电视机的问题,但那都是后话了。
在王小弟还小的时候,村里经历了几次谈判,最终才有邻村王家肯分火给牛家湾村接电。
读者也许会问,为什么农村接个电,会有那么多的阻力呢?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村与村之间的关系问题。
两个村之间,关系处得好,别人自然会给你接。
如果关系处得不好,别人凭什么给你接呢?
牛家湾村,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艰难地寻求着。
在经历了多次谈判,经过了多次选择之后,最终王家村还是看在大家都姓王的份上,同意牛家湾村从王家村分一个人过来。
得到了这个好消息,牛家湾村男女老幼都十分的欢喜,大家终于可以摆脱晚上用灯的历史了。
碾米,也不用挑到很远的邻村去了。
家里还可以用上很多电器,方便可不是一丁点的事儿。
欢喜归欢喜,现实问题却很多。
首先是钱的问题。
村里干部算了一笔帐,从王家村接到牛家湾村来,到底要买多少本电杆?
要买多长的电线?
村里有多少户人家,要安装多大的便压器?
在经过了多轮工作之后,村里干部和村民小组一起去采购了电杆,便压器,还有电线。
电杆安装在哪里?变压器安装在哪里?用多粗的线?
这些问题,都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村干部的发动下,晚上,大家聚在了村小那间漆黑的教室里,只有讲台上放着一盏不大不小、不明不亮的煤油灯。
大家黑灯瞎火的,但心里明亮着。
接了电,晚上就不用再摸黑了。
于是,大家一拍即合,有钱的派钱,没钱的派人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会议明确了分工,由村干部带领大家选出来的代表,一起去采购相关的物资,并与王家村商量好具体的细节。
埋电杆的穴位,也经过了踩点,由村里的大汉提前挖好了。
电杆,是由厂家用车送到黄家村的,的村里的人用人力抬。
这可是一项不小的工程,电杆要上山,山上没有路,更没有起重设备,一切得用最原始的人力。
记得那天,是周末,村干部发动大家前去抬电杆。
天气,有点冷,风有点寒。
村里的汉子,拿着杠杆和大绳,迎着寒风前往电杆堆放处。
王小弟穿着单薄的衣裳,跟着人群后面,快步跑向王家村的田野。
村干部长得很干瘦,面色蜡黄。
他嘴里叼着一支铁制的口哨,用那干瘦如枯枝的手,打着有力的节拍。
他的腮帮子随着吹口哨的声音,一鼓一鼓的。
村干部巧舌如簧,用并不幽默的话,鼓舞着大家的斗志。
汉子们嘴里嘟囔着,一方面表达了对村干部的不满,但是,大家却又自觉地使力。
接电,本身就是大家都受益的事。
只是,这个干部,干活的时候却老是在取巧。
不想错过《重回纯真年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