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六章 无人君之相(2/2)
营方向。他可不想继续呆在此处,毕竟皇帝的凄惨模样让人看到,这可不是件好事。
大司马也许不在乎,可不代表李轶不担心事后被皇帝记恨,还是早早离开这是非之地为妙。
从方才皇帝与大司马的相处来看,两人之间的嫌隙已经冒出了苗头。
昨夜中军的大火,数里之内人皆可见,中军逃散的士卒更是让消息的扩散范围进一步加大。
一直在中军营外等候的巨毋霸,亲眼目睹了从兽群袭营到大火席卷营地的全过程。
兽群之中能够成功逃出火场的,除了最早冲入营地,同时也是最早冲出营地的犀牛群外,还有跳跃能力极强的虎豹。
虎豹的跳跃能力使得营地的围栏和壕沟,根本无法阻止它们的亡命奔逃。
而数量众多的狼群和野彘,由于在入营后就开始分散,在大火初起之时,没有及时的转向最佳逃生通道—营门,遭受的损伤是最大的。
野狼的跳跃能力还不足以越过围栏,野彘就更不用提。
即使是野彘在火焰的逼迫下,开始主动冲撞营地木栏,经过严格把关的木料埋入深度,也不是野彘能够撞倒的。
野彘凭借着比野狼更为厚实的“盔甲”,在火场中支撑的时间,也只不过比野狼更长了一点。
最终野狼和野彘之中,只有部分幸运儿,成功从营门处逃生。
在营中兽群被大火逼迫散去后,巨毋霸就转移到了距离中军营地更远的位置。
如今就算是在驰道周边,各种荒草野林也是数不胜数,谁知道营中的大火会不会继续扩散到周围,巨毋霸可不想遭受这池鱼之殃。
好在中军扎营之时严格把关挖掘的壕沟,除了成功挽救了一批火场逃生人士外,还发挥了一定的防火带作用。
将大火的范围牢牢限制在了中军营地之内,没有酿成波及更广的野火之灾。
成功出了一口恶气的驱兽者,开始考虑自己的下一步行程。
从河南到山东,巨毋霸沿着秦驰道中的东方道,即可顺利实现返乡。
但是如今汉军遭受如此大难,势必会对肇事者穷追不舍,巨毋霸虽然四肢发达,但也不是没脑子,不然他也不可能学会驱兽之术。
对于当下局面,巨毋霸觉得继续沿着驰道东行的计划,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
在汉军沿途追捕的情况下,走武关道南下,暂时避避风头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巨毋霸还真没去过荆襄之地,就当是前去游历一番。
宛城中军帅帐之中,大司马刘演面色复杂的看着面前的新式纸张。
但他的注意力并不在纸张之上,而是紧盯着纸上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又抬眼看了看下首的顾易,心中暗想:自己的心思就这么容易被人猜中?难怪吾弟所言的喜怒不形于色,至今自己还没有完全掌握。
不过抛开这八个字不谈,这种新式纸张的书写效果的确不比简帛差,而且再加上轻便和极低的造价。
对天下寒门士子来说,确是一件极大的好事,起码抄书之事的耗费减少了大半,书籍的价格将直线下降。
本来刘演是计划在造纸成功后,以自己的名义,先在南阳郡内大力推广,然后借助宛市商贾沟通南北的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新式纸张扩散到南阳郡外。
这还是在顾易没有将已经试验成功的造纸术传给王莽之前,否则新式纸张的扩散速度,将远超刘演的想象。
为扭转天下人对新朝的印象,王莽只会采用比刘演更加激进的手段,来推广纸张。
刘演相信新式纸张的优势,在使用者的口口相传下,必将取代简牍的位置,并为自己带来前所未有的名声。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顾易愿意将新式纸张的命名让与刘演,譬如刘演早已想好的名称:“演伯纸”,只有这样才能最快的将刘演的贤名传入天下士子耳中。
刘演愿意为此付出足够的补偿,以平息顾易可能出现的不满。
可是当顾易写下的这八个字,呈现在刘演面前时,他开始考虑的不再是给予顾易补偿的多少,而是今后如何定位顾易在自家阵营中的位置。
毕竟顾易这番近乎公开的表态,已经算得上是劝进的首功了。
本站网站:
不想错过《从昆阳陨石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