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章 宛城攻略(1/2)
打造投石机所需的人手,除了顾易从昆阳带来的百余名工匠外,刘演军中匠营的数十名匠人,也被调拨到了顾易手下。
这批匠人,多是在刘演率军与莽军交战的过程中,陆陆续续俘虏累积而来的。
前些日子在攻打宛城之时,这些匠人也打造过一批旧式人力投石机,但其射程有限,需要靠近到一定范围内,才能攻击到城墙。
而守城一方所用的投石机,却能利用城头的高度优势,其射程远超攻城方。
宛城为南阳郡治,原本就设有工官铁官,城内工匠众多。
即使前些日子被抽调了部分人手,但剩余工匠由于常年配合协作,仍然足以为守城莽军,打造出品质合格的器械。
其器械功效,更是胜过由刘演匠营中这些来历不同、东拼西凑的工匠,勉强所造之物。
攻城期间,城外被飞石摧毁的投石机,已有十余具。
除此之外,在实战的持续操作过程中,发生损坏的也有好几具。
再加上这些旧式投石机,战场操作所耗人力巨大,而且使用过程中毛病频出。
以致这些工匠虽然没有受到军法处置,但在刘演军中一直颇受轻视。
原本采伐树木准备木料,是打造投石机的前置工作,好在先前刘演军中为了打造器械,在宛城周边砍伐的林木,营中还剩余许多。
顾易和赵盘两人,根据预备好的标准图样,指导当初在昆阳打造过备用零件的十名工匠。
花了一日工夫,先制作出了第一批整套投石机部件,做为后续打造的尺寸参考样品。
从第二日开始,这十名已经能够熟练使用游标码尺的工匠,在顾易的安排下,各带一组匠人,分别领取了几种零件样品,开始了打造工作。
这种分工协作的标准化操作模式,其实在前秦的军工生产过程中就已经出现了。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
物勒工名制度,保证了这种标准化生产的品质稳定,毕竟每一件器物都能很方便的,追查到对应的制作日期,生产机构,主造官员,监造官员,生产工匠。
每一个环节都责任到人的制度,足以保障产品的质量水平,顾易不过是将其加以改良。
将原本针对整件器物的物勒工名,细化分解到每一个部件上,并实现部分流水化作业。
在目前的特殊情况下,这十组工匠制作出的零件,只需标记上各自的制作者,监造者,制作日期。
若是在最后的检验中,零件出现与标准尺寸的偏差,超出可用范围,就直接追查该零件的相关人等。
尽管有着新式测量工具的协助,第二天制作出的一批零件中,仍然出现了五成数量左右的零件,尺寸偏差过大。
经返工后,仍然有两成数量的零件,确定无法返修,只能重新制作。
由于时间紧迫,为了杀鸡儆猴,造出无法返修零件的制作者,顾易直接将其踢出了匠营。这些人只能沦落到与民夫为伍,而且在刘稷的特别交代下,这些人每日的食物配给更是
直接下降。
顾易的这一举措立竿见影,接下来数日的零件合格率明显提升,几具配重式投石机已经组装完成,并且成功实现了零件的通用。
自从顾易开始打造投石机,刘演就一直关注着打造进度,刘稷更是每日都会到匠营一趟。
当部分投石机已组装完成的消息,传到刘演耳中后,他迫不及待的赶了过来。
当即提出让这种新式投石机和军中原有的旧式投石机,做一个公开的对比测试,以提振军中士气。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久攻不下的城池,已经让刘演军中士气,从起初的气吞如虎,慢慢变成了如今的师老兵疲。
眼下刘演迫切需要振奋人心,顾易打造的新式投石机,恰逢其时。
于是在原定十日的第五日,两具投石机均被安放在了营门前,投射方向朝着宛城。
刘演也特许全军士卒,尽可前往观看。
营门到宛城城墙之间,足有百余丈的距离,这一距离保证了宛城城头的投石机,无法攻击到大营。
同时也留下了足够的警戒距离,使得城中出击的骑兵,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袭营。
旧式的人力投石机,投出的弹丸在保证足够杀伤力的同时,以目前的安放位置,其射程显然是不可能触及到宛城城墙的。
而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的配重式投石机,由于先前等比例模型的测试结果,顾易对其实战射程,抱有充分的信心。
阳光明媚的清晨,安放在营门前的两具样式各异的投石机,吸引着诸多观众的目光。
其中有怀疑的,有好奇的,有指指点点的,还有呵欠连天的,甚至还有围观将领在私下打赌的。
大司徒全力支持的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从昆阳陨石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