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 拒绝上当的汤姆(1/2)
英美国家的电视剧大多分季拍摄。除非是爆火剧,每季大多也不超过二十集。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投资方担心一次投入太多,收不回成本。分成几个季来拍,就可以按照市场反馈来决定是加大投入,还是腰斩。
船小好调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投资方也希望将一个故事拍成更多的集数来卖。但一个故事就那么多内容,拉成几十集来拍,灌水太多,就会降低剧集的质量。
而质量太差就会卖不出去!
西方人口少,看电视剧的人就更少。资方没办法靠明星、靠流量忽悠太多的傻子来看烂剧。
所以,他们只能选择投入更少的钱,拍出质量更高的剧。反正质量高,卖的价格也不会太便宜。不比灌水剧挣的少。
在质量就是金钱的前提下,拍摄一部电视剧的要求也就会随着投入加大逐步升高。于是也就出现了一部电视剧,每季导演都会换的情况。
汤姆就是被换导演中的一员。
一个不温不火,但是一直也没被腰斩的剧被他接手导筒。在他精心努力下,这一季居然火了!
然后他就被换了。
什么?导演把剧集拍火了也会被换掉?
不要太惊讶。剧集不火,导演被换是惯例。剧集火了,导演被换的情况也不少。
区别只是剧集火了,被换导演的江湖声望就会上升。当然,一个大红包奖励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剧集火了还换导演,当然不是资方脑子瓦特了,忘记了资本趋利的本性。而是资方突然发现了这部剧的后期利益,决定加大投资。
投资加大,剧组的相关配置就得更新。
作为剧组配置之一的导演,换个更有经验的有什么稀奇的?
这大概就是德不配位的另类版本吧!
汤姆这个刚出江湖不久,名望不怎么高的老菜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换的。
尽管他也争取过。但没经过社会多次认证,资方不愿冒风险将利益挂在他身上。
汤姆对这种待遇也没什么抱怨。本来就只签了一季的导演合同,资方决定不续签,他也没办法。
幸好红包里的支票填补了他不少的失落。
就在汤姆准备再入江湖,为导演出一部扬世界名作而努力奋斗时,他就收到一部电影导演的邀请。
汤姆对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有点蒙。就像早上起来牙都没刷呢,有人将支票塞他手里,告诉他:你中大奖了。
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会以为自己没睡醒,需要回去换个姿势重新起床。
当然,有经验的也会以为自己遇到了骗子。
汤姆就是这么认为的!
汤姆和罗莎蒙并不熟悉。只在社交场合见过几次,聊了几句,本着多交人脉的目的留了联系方式。
实际上,汤姆根本就没指望一个不知名演员会给他的导演事业带来什么帮助。
但广撒网总不会错。大家都这么干的!
罗莎蒙第一次联系汤姆,就邀请他去拍一部电影。汤姆认为遇到了骗子就很正常了。
有经验的汤姆在确定约见的地点不是伦敦郊外某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面试也不需要先缴什么费用。
汤姆这才抱着试试不吃亏的想法同意先见一次面。
其实,汤姆的这种“试试不吃亏”的想法也是错的。很多连环骗对付的就是他这种想法的人。
大家不要学他!
1999年,《英国式结婚》获得了第52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视奖提名,并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剧组在获奖后邀请很多演员、导演、记者举行了一个庆功派对。
剧组搞这种派对的目的是想将获奖的影响扩大。毕竟《英国式结婚》这部剧还要继续播放呢。
获奖了,宣传一下。影响力提升了,收视率自然就提高了。
这是一种行业惯例。
罗莎蒙在这部剧的其中某季出演了一个小角色,出现在了剧组的邀请名单中。而托尼也有幸被罗莎蒙拉来当男伴。
在中国,派对只是大家相聚的一种形式。
然而在西方国家,派对已经是社交不可缺少的活动形式。陌生人的交往几乎都是从派对、酒吧、咖啡厅开始的。
像托尼第一次见罗莎蒙,托尼直接邀请罗莎蒙去自己的住处。这就是一种非常不符合西方人的社交方式。
失礼就不说了,让陌生人进私人领地,双方的安全都没保障。
也就是罗莎蒙知道托尼是个外国人,而且有罗琳这位名人担保,否则她绝对不会接受这种地点见面。
罗莎蒙作为西方土著,当然不会犯托尼的错误。与汤姆导演的第一次见面她安排在这个派对上。
罗莎蒙也不担心汤姆导演没有邀请函进不了派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一本假都市娱乐小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