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0章 炭类止血,捡了三孩(1/2)
随着越是往西走,水渠滩涂就越来越多,那些沼泽地寸步难行。还好,有很多荷池,饿不死人。宁小鹏四处观望,没有人,就偷偷地挖了一根莲藕,啃了起来,清甜爽口。
再摘一片硕大的荷叶戴在头顶,虽然顶着一片绿油油,但是阻挡了大部分的骄阳燥烈,皮肤才没有那么难受。
他继续走,看见前方有人在劳作,就走了过去。
几个大叔在开垦着一片滩涂,他们把荒草烧掉,然后就翻过泥土。
宁小鹏大喊起来:“老乡,你们好!”
他们就停下来,盯着他。
“老乡,请问一下,白洋淀怎么走?”
一个留着白胡子的老大叔就告诉他:“大兄弟,这里是文安,你还得往西一直走,我看呐,你今晚去不了咯。”
“这里离白洋淀很远吗?”
老大叔就指着旁边的路:“也不是很远,只是路不好走,从这边走,过了归信才能到白洋淀。”
“哦。”
旁边一个大叔就摇摇头:“哎!各个都在难逃。”
另一个大叔则说:“还不是为了活命。”
“天下之大,到处都有战乱,还能去哪?”
宁小鹏看着他们开垦出来的泥土湿哒哒的,不过,泥土很肥沃,于是就问:“老乡,你们为什么不去干一点的地方开垦呢?”
“兄弟,你有所不知啊。这里,还有那边,一大片的地方,朝廷安排我们在这里屯垦开发,以前没有这么多水的,只是今年夏天洪涝灾害频发,才淹成这样。”
“是啊,都快冬至了,水一直流不出去。”
“这是一块宝地,我们疏浚一下,就可以种小麦了。”
“我们是当兵的,也是半个庄稼人啊!”
“哦。”宁小鹏小时候,最讨厌这样的田地,特别是夏天收割稻谷,泥泞不堪的稻田,一脚下去,就陷到膝盖,难走的要命。白天劳作,夜里躺上床就能秒睡,睡得比死猪还安静,所以他就发誓长大以后不要再当农民了。
“听你口音,不像本地人啊。”
“我是南方人。”
“不对,我们才是南方人,我们是从南京来的,你讲的话,都不同我们讲的。”
他就瞪大眼睛,南京?长江以南?
大叔就告诉他,南京就是应天府,在东京开封府过去一点点,也不算很远。
汗线。宁小鹏才意识到,自己的历史文化太差劲,就是这么丢人,还以为是长江以南的那个地方。
一个大叔还问他到底是哪里人。
他如实告诉他们:“我是广南西路人。”
白胡子老大叔点点头:“像,我以前去过桂林郡,那里就是你这么矮小的人。”
大家知道他要走很远的路,就让他继续赶路,还请他要是经过应天府郭村,就帮给他们的家人报个信,告诉家人,他们在文安过得很好,等来年收割了小麦,就回家。
宁小鹏答应了,刚想起步。
突然一个大叔痛喊一声:“啊!”
众人就关切起来:“老六,怎么了?”
但见,那个大叔伸手摸脚底,掏出一块河蚌壳,他站上田埂,用水清洗一下脚,脚底有一条2公分长的裂口,在流着血,他将河蚌壳往荒草火堆那里丢去,就破口大骂:“奶奶个腿,想搞死我!”
大家也跟着上去,有人就去拔野草,给他捂住伤口,但是不管用,血一直在流。
宁小鹏看见,旁边有干枯的荷叶,他就想起来刘大夫说过的话,炭类可以止血。他把干枯的荷叶拿起来,去火堆那里烧起来,然后把荷叶炭夹到一块石片上,碾碎,就拿过去:“大叔,我来帮帮你。”
大叔捂住伤口的手都是血:“你这是什么?”
“止血药!”他将全部荷叶炭堵上去,慢慢地,血就减少了。他拿出一条布条,包扎起来。
大家就夸赞他厉害。
他告诉那个大叔,这几天先不下水干活,以免影响到伤口愈合。
大叔也告诉宁小鹏,他等下就回营地找大夫处理,顺便休息几天。
宁小鹏这才注意到,他们的脚因为长期浸泡在滩涂,比那些网红美女的皮肤还有白嫩,但是跟脸上岁月的痕迹,形成了巨大的鲜明对比。
宁小鹏要赶时间,所以就跟他们告辞,继续往西走。一路上,都是偷吃莲藕,一直到夕阳已经西下,才又找到一处庙宇休息。
庙宇的旁边,就是一座村庄,炊烟吹过,飘来阵阵香味。
宁小鹏吃太多莲藕了,肚子咕噜噜地响着,他到荒地拉了三次,感觉都快要虚脱,叹气起来,要是有蒙脱石散就好了。
后面返回庙宇,刚刚躺过的位置居然被别人占去,他只好钻到供奉神明的台桌下面,跟别人挤一挤。
那一夜,他睡得非常不好,因为有人打呼噜,有人讲梦话,还有人脚气太重。
哎,他断断续续地只睡了一小会,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南流中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