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章 荒山少男初长成(1/2)
拂晓时分,一扇茅庐大门被轻轻打开。
一名少年探出头来,闪着一双锐利眼眸,他左顾右盼后,蹑手蹑脚地走向下山的荒径。
荒径蜿蜒盘旋在一条巨大山脉中,层峦叠嶂,绵延千里。
在这群山之中,最有灵气之地莫过于双阙山。山中耸立一峰,壁立千仞,气势冲天,群峰莫敢争,如穿云之剑,故而得名穿云峰。
它连天接地,灵气汇聚,当真是一个极好的修灵之所。天庐翁是人族隐士,独具慧眼,故幽居在此数十年。
偷跑下山的少年名叫古心云,正是天庐翁的三弟子,被天庐翁从炎黄城救来。
原要给他赐名,但他不要,对天庐翁不断叩首,苦苦哀求保留‘古心云’之名。
天庐翁见他如此激烈反应,也着实奇怪,但也可怜,便收回赐名。这些年来,天庐翁收得前二个徒弟,都是赐名,只有古心云是个例外。
古心云刚到束发之年,他便偷跑下山,只为心中所怨。
他尚未经历世事,却有满腹仇怨。
只因七年前,他被村民选做祭童。
本该丧命在祭祀之时,却又活到今日,当然有着旁人无法感同身受的心伤往事。
当年,他被选为祭童,却私自潜逃,惹得族王大怒,族民愤慨。即便他是个八岁孩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惩处,饱受伤害和苦楚。
那时,不曾有人对他心怀半点怜悯,还烧死了他的养父、养母。
那古老头夫妇无有子女,年过半百才从一口古井中捡来了孩子,给取名古心云。
他们将他含辛茹苦的养大,却没落得个善终。
古心云的思绪,瞬时回到八岁那一年,那是一段他永远无法忘却的痛苦记忆:
养父母在火堆里挣扎着、哭喊着,正向祭祀官和村民求饶,却只换来绝情和冷漠!
他泪流如注,急躁不安。只能眼睁睁看着柴堆上的小火苗,逐渐变成熊熊烈焰,然后听到他们的凄厉惨叫。
一声声惨叫,在他耳畔回荡,冲击着最悲恸的灵魂。
他想救他们,却只能在灵兵手中不断挣扎,弱小的身躯,又如何能挣脱两个灵兵的手?
挣脱不开,他急得哭不出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火里挣扎,然后消失在烈焰中。
那是两个最疼爱他的人,也是他最疼爱的人。
他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心如刀剜一般,痛到撕心裂肺、抓心挠肝,甚至不能呼吸。
后来,火堆中散出一阵气味,是他们被烧焦的气味。
村民的残忍,让他忍无可忍,猛一挣扎,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
他挣开束缚后,不顾一切的飞扑到火堆旁。
却为时已晚,养父母早已化作火焰,随着袅袅青烟,在空中飘散。
曾和他相偎相依的佝偻身躯,消失了,再也不会出现。
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看他时恋恋不舍的眼神,都随着熊熊火焰,烟消云散。
他多么不舍,但又不得不随着火光熄灭而中断。除了跳动的火苗外,什么都没剩下。
为了一个捡来的野孩子,他们以死相护,这养育之恩如天高地厚,令他无以为报。
以致每每想起,都会悲从心来,眼泪自流。
悲伤一过,心头便燃起无尽恨意。
此恨,刻骨铭心,万古难销。
随着岁月沉淀,愈来愈深,就像那燃烧的烈焰,在他心中从没熄灭过,反而越烧越旺。
七年虽过,他依然好恨,恨火场中的每一张脸,每一个人,尤其是村正、长老和祭祀官。
他们害死古老头夫妇,早已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还有伤害过他的炎黄城族王、九曲河妖龙。
不过,伤害他的人,不仅身份无比尊贵,还都十分了得。
他并没把握接近他们。
于是,他停下脚步,抹过一把伤心泪。
虽是横了心的逃出师门,却仍有犹豫和顾忌,那便是师尊的训诫。
师尊虽已是耄耋老人,但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不怒而威,一双慧眼似能洞悉一切。
每年都会对他训诫:要他忘记心中仇恨,更不可向炎黄城族王报仇!
他不知为何?
只听师尊又说,炎黄城族王身份尊贵,不仅灵力了得,身边还有众多能人异士。
以他现在灵力修为,即使过个十年半载,也未必报得了仇。
古心云并不甘心,随着慢慢成长,总觉着该有个了断才是。
于是,师尊常会对他喝斥。
“为师的话,你也不听了?”
师尊的话,他亦不能悖逆。当年,倘若不是师尊救了性命,焉能有今日?
师命难违,可他深埋心中的仇恨,又如何得报,又如何向养父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讨灵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