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三章 姑姑绒(1/2)
方生都急了,站起来问:姐你可别胡说,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金夫人瞪了他一眼:你都多大了,心里没数吗,这种事情我不操心谁替你操心。
胡将军强按他坐下:急什么急,这是好事情啊,终身大事早晚要解决。
方生急道:好不好搁在一边,关键是这个事情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肯定不合适,我不见。
金夫人正要说话,胡将军骂道:唉,你个小屁孩还翻天了,人都没见你怎么知道不合适,不是当哥的说你,这面一定要见,当然见一面还不行,最好多了解了解,不能光看长相,更重要的是脾气合不合。
金夫人乐道:将军说的没错,先见了再说。
方生拉住胡将军:你不知道我姐是骗人的,根本没有的事,她就是找借口不让我去甘肃。
胡将军笑道:你就安心待着,这么大的事情嫂子怎么可能骗人。
又向金夫人道:既然有这个大喜事,那就先不提方生去甘肃的事了,等这个事情办完了再说。我还要去趟兰州卫,先走一步,等下次来兰州了再来看望大家,希望下次来的时候能喝到喜酒。
金夫人拦住胡将军,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包袱:将军,我们庄户人家也没什么好东西,这绒袄是我自己做的,穿上特别暖和,听说甘肃天寒地冻的,估计能用的上。
胡将军推辞不过只能接过来,打开包袱一看,一件雪白雪白的绒袄,特别轻柔,感觉像丝绸,但又比丝绸温润,摸着很舒服:这是什么材料做的,这么漂亮。
老金凑过来:真做成了,还以为你吹牛皮呢,将军这是拿羊绒做的。
方生也很惊讶:姐,你什么时候学会做姑姑绒了。
金夫人笑道:石大嫂教我的,你看看手艺怎么样。
方生接过来啧啧称奇。
胡将军道:原来这就是孤古绒啊,这也太贵重了,我以前在庄浪卫碰到个叫徐兰的书生,他给我说过,说是本地特产里最顶级的东西,可惜没什么名气,不然当贡品都不为过,我奇怪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他说这个孤古是蒙古语,含义很是吉祥深远。
一家人哈哈大笑,笑得胡将军莫名其妙。
方生道:将军,别听那些读书人瞎忽悠,这个名字很简单,就是姑姑织的羊绒。
胡将军笑道:原来如此,读书人就喜欢把简单事情复杂化,不过有个问题,你们兰县不是把姑姑唤作娘娘吗,为什么不叫娘娘绒。
一家人笑的更开心了,老金笑道:不是那个姑姑,是庙里的姑姑。
胡将军奇怪:庙里的姑姑?
方生解释道:我们本地管尼姑叫姑姑,这东西工序太复杂,老百姓没那么多时间去做,只有尼姑有那个闲时间,做这个多少能换点钱粮。
这种费工费时的东西老百姓很少有人做,除非家里有老人了才会花那个功夫,这件羊绒袄本来打算做到金花穿的,金花休弱多病,多方医治都没办法,金夫人费心去学做这个,本意也是希望金花穿上少生病,现在金花康复了,以后再做也不迟。
胡将军谢过大家,拿起包袱就要走,到门口了又转身停下来:兄弟,相亲的事情不可任性,万一是个缘分呢,不能妄想非要找个理想中的对象,而忽视了眼前具体的人,抽象是靠个体来实现的,理想就是现实,现实就是理想,不要用理想的模板去约束具体的人,而是要在具体的人身上看到理想的地方。
方生见他让姐姐骗了还在那长篇大论,气的直无语。
胡将军见他还不死心,说道:老老实实相亲,如果故意捣蛋小心我回来揍你。
转身出门,大家跟着出去。
就看院门外站在一群人,领头的正是许知县,旁边岳教谕一如既往的板着个脸,身后是一群卫学的学生。
许知县见胡将军出来,忙上前施礼:这么巧啊,不想能碰到胡将军。
胡将军忙回礼:我明天要走了,过来道个别,许知县怎么有空大驾光临,还这么大的阵势。
许知县道:前几天方生勇救乡邻的壮举轰动州县,我受指挥使委托,同时也代表兰县过来表彰义举,带着学生们过来,让大家见见我兰县之楷模。
老金一家受宠若惊,窘迫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胡将军道:贵县弘扬正气真是让人敬佩,只是这礼仪如何进行我们全然不懂,全凭知县大人安排。
许知县笑道:这个好说,只是有一点需要确认,礼仪是在这里举行还是去华林山。
方生答道:就在这,华林山光是个空屋。
许知县道:那就好办了。向旁边挥了一下手,鞭炮声响起,胡将军携许知县进门,后面衙役抬着两块匾,一块上写“见义勇为”,落款是兰州卫;一块上写“文武双全”,落款是兰县,上面都系着大红花。
大家进屋坐定,金家两口子慌忙准备茶水冰糠,但糖果点心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金花外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