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章 赵高受刑(1/3)
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不期而至的福祸总在赵高身上交替出现。不久前还是始皇帝宠臣,眨眼间便沦为阶下囚,等待他的是自己熟悉不过的秦律。
赵高从一阵剧痛中醒来,以为睁眼看到的是先前受刑的囚室,却发现是在自家的床榻上。下体的疼痛还在继续,他勉强起身。
床榻前的弟弟赵成赶忙过了扶住赵高,“兄长,你终于醒了,你昏迷了两天两夜。愚弟真怕你有个万一”。赵成说着眼泪都掉了下来。
赵高看着比自己还魁梧的弟弟在落泪,安慰道,“我没事”。刚想说下一句,疼痛让他开不了口。赵高只能张了张嘴型。
“有件事,愚弟本想等兄长恢复过一阵子才说,既然兄长问起,大嫂她”。
对,郁湘。不仅下体疼痛加剧,脑子也像是在裂开。赵高听不见赵成说什么,他眼前闪开一道道画面。那天,赵高被廷尉署带走,他回望郁湘时,郁湘还怀抱着他们的女儿,赵堇。堇花是淡淡的紫色,是郁湘最喜爱的颜色。
赵成像是知道赵高的心思,“堇儿没事,只不过这几天哭着要妈妈”。
赵高想爬起身,却浑身无力,稍一用力,剧烈的疼痛感就袭遍全身。
“兄长不可妄动。伤口刚开始痊愈,我请了咸阳最有名的外伤医官来看过了,兄长仍需卧床静养一月”。
赵高这时想起了被刑囚前的事。
那日,他正在家中用膳。一队士兵不经通报就闯入自己府中,领头的是廷尉署右监,右监向赵高行礼,“令君,请随我去一趟廷尉府,有话问你”。右监的声音不高不低,脸上不带任何表情。赵高知道廷尉署的官员一向以维护秦律为荣,冷酷无情,即使皇帝见了也要礼让几分。
“右监稍后,我更衣便来”。
赵高换了套便装便随廷尉右监离去,临走前对郁湘使了个稍安勿躁的眼色。
廷尉李斯是老相识了,先前表示出对赵高极大的赞赏。当然此刻,赵高作为嫌犯,李斯自然不会再礼遇有加,但总算还算客气。
“令君,老夫也不曾想是在这种场合与你相见”。
“廷尉一向秉公执法,仆既已来到廷尉府,必遵律令,坦白从宽”。
“好,那现在开始问话。令君,老夫再提醒你一句,你在廷尉署的每一句陈述我都将面陈陛下。若日后发现你作伪,律法无情,罪上加罪。”
“仆知晓,请廷尉问话”。
“你是赵人?”李斯开始正式问话。
“是。”
“赵国哪里人士”。
“赵国宗室疏支,赵武灵王之子平阳君赵豹之孙”。
“这么算起来,你也在五服之内,也可以算赵国王室近支,是吗”。
“廷尉抬举了。仆之大父平阳君本不受赵武灵王器重,才具一般,和其弟平原君不可同日而语,后又力谏赵孝成王拒纳上党。两年后的长平之战赵国惨败,赵孝成王和平原君就把怒气迁怒于我大父,大父被贬至云中,远离邯郸,家道便因此中落,与赵惠文王子孙有了尊卑之别”。
李斯印象中,这是赵高第一次自报家门,他接着问道,“据你入华漪夫人府时称,你曾为赵王迁之叔春平君驾车”。
“此事属实。春平君自咸阳回来后被闲置。他在秦国为质多年,生性多疑,与其兄赵悼襄王有些隔阂。他想找个与邯郸瓜葛不大、又能信任的侍从,同为宗室的仆就成了他的随扈”。
“春平君与其兄赵悼襄王关系不睦,你从何得知”。
“邯郸当时有流言,赵孝成王本打算传位于次子春平君,却突然一病不起,病逝前留下遗诏,命长子赵偃继位,却命次子春平君质秦。事有蹊跷,故流言纷纷。”
“这等流言,无凭无据,难以尽信。”
“廷尉所言不错。但春平君从秦国回来后的确性情大变。仆年少时便认识春平君,彼时他还是位气质不凡、谦和近人的公子,不似后来那番阴沉。”
“这样一位阴沉的公子怎么就让你做了他的随扈呢”。
“敢禀廷尉,仆揣测,可能是仆年少时沉默寡言,又因为疏赵的关系受人排挤,又或许同为宗室,信任总强于外人,故春平君觉得仆是个身份合适,又没有威胁的人吧”。
“你跟随春平君直到何时”。
“邯郸城破之时”。
“哦?,继续说下去”。
“邯郸城破之时,群臣愤恨赵太后与春平君祸乱朝政,在朝堂之上处死了二人。”
“掌权的应该是相国郭开吧,与这二人何干”。
“郭开虽大权独揽,也需通过赵王发号施令。这二人一是赵王生母,二是赵王叔父,二人关系也颇为紧密”。
“春平君和赵太后关系紧密,是吗”。
“是”。
“也就是说,赵国朝堂被小人把持,内宫又污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隳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