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2送殡上山(1/2)
到了地头墓田,有人下了坑,火点着一把稻草,黄裱纸,这叫暖阴宅,温和穴地。
这些完了,人上来,抬棺的开始撤了抬杠,挣紧绳子下放、落棺……
棺材晃晃悠悠的,缓缓下落,调整着方位……
随着一声喊,“正当!”
抽掉绳子,棺材落实,到地正位。
“跪!”
“填土!”
随着一阵一阵喊声,众人铲土填穴起坟头。
最后,送葬的,除了外人宾客,所有人绕着坟头,正转三圈,反转三圈,撒粮撒米,再正对着坟头拜别,算是完了葬礼。
我们跟着回去,吃答谢简餐。
每桌两瓶老白干,一壶茉莉花。
接着上席开菜,四个菜,一个汤,外加一竹浅子盛着的,热腾腾又暄和的白面卷子大馍馍。
第一道菜,碧绿的芹菜杆,酱炒里脊肉。
第二个菜,蒜黄段酱油炒大片五花肉。
第三个盘子,西红柿青椒黑木耳炒鸡蛋。
第四碟子,大葱炒泉水浆豆腐。
最后的汤菜,是个大盆烩菜,软炸肉,白汤丸子,炸豆腐方,金钩海米,发泡好的带网眼蜂窝样的猪皮肚,再加上碧青湛绿的小白菜段,临上桌,撒上一把青蒜末,蒜苗碎,点一两滴香油花,太特么出味招馋虫了!
我吃的太得劲了,我都有点希望天天这个吃法了!
可是这个想法太邪恶,太神经病了!
因为,只有白公事,殁了人,才有这种豪爽简便的宴席。
不眠症老白,吃的比我讲究,他倒了一小碗醋,扒了一头蒜瓣儿,就着热汤,嘘溜着……
我则把馒头掰了小块,蘸着盘底的酱汁,太香了!
小时候,最喜欢擦盘底了,尤其炒蒜黄,还有煎鱼的锅底,配上嘎嘎酥的煎饼蘸着,绝对是人间至味啊!
老白看着我这个没出息的样子,扯扯嘴角,守着座席的,也没好意思当众说我。
等上了车,老白出了口气,“我看你不像是神经,像是个吃饱墩,干饭桶……”
我,“哈哈,遇上好饭食了,撑死也不能瞎了饭菜!”
老白被我说的一翻白眼,“嗯,好吧,我没话跟你这饭盒说了!”
转眼过了三天,临黑天,我和老白又上山来了。
这里的风俗,叫上三日坟,也叫圆坟。
在以前,路途遥远,行走不便,除了马车驴车,剩下的就是步行,所以,很多时候,千里奔丧,到了门,这边都安葬完了,所以才有了三日坟,五七坟,百日坟,就是远来吊丧的日子。
按说,我们这外人出席了送葬,就不用来了,可老白说来,我也就只能跟着来了。
跟着老白这种聪明人的好处就是可以给脑子放假,或者,把脑子放家里收收了,省下带着走路还怪沉重!
等上了山,还真就看见人了!
还是好几伙子!
挡着道的像是守墓人。
他们足有十几个。
这边被拦路的,六个!
其中就有红褂子刀哥,矮矬子锤哥。
另外四个,扛着锨铲镢锄,像是刨地的。
我看到这里,有点明白了!
刀哥他们应该不会是来刨人家坟头的吧?!
这刨绝户坟,这得有多恶的人,多大的神经病才出的了这种狠手啊?!
对面的守墓人,肯定是老盗门的人。
最前面的八个,好几个亮了刀,全是小刀,壁纸刀,爪刃,月牙弯刀……
在后边,还有一个拿着大镊子,不锈钢的反光,亮瞎人的眼球!
在另一边,则是一个背着手的人。
老白轻轻的点了我一句,“八刀,小聂,空空子。”
后来,我才知道这都是“扒帮”的人。
八刀,是扒手里面的护法刀手,他们这一门,也叫小刀门,靠的玩刀逮食儿!
什么割包,割兜,甚至割人戴着的耳环,项链,就一个手上功夫,快速,精准!
尤其是跟人一照面一擦脸,一走一过,一下割掉人家的耳环,金链子,还不能伤人的皮肉,被人觉察,这毫厘之间的拿捏,这手贼偷的功夫,一般人根本做不来!
那个小聂,是玩镊子的,也叫镊子门的,做手术用的血管钳子,大钢镊子,这要偷着掏个包,夹个手机,根本没有跑!
再,那个背手的,那是空空子,妙手乾坤,二指神偷,纯是不用器械靠手艺吃饭的老派手子!
从这里看出来,下葬的高老头,在盗门的地位,人都下地了,还有这么多的高手狠贼过来帮他看宅护陵,真是牛人啊!
这时,红褂子刀哥反而不急了,他“刷的”,拽出一把刀,另一手拿着一个红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红山异闻录》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