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明朝迷雾之前期风云 > 第三章 第三节 围点打援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章 第三节 围点打援(1/2)

目录
好书推荐:

平江很快便遭到了攻击。当然,早有准备的张士诚应对起来是游刃有余的。

不过,也稍稍出乎他的所料。对方的军队并不如想象的那般声势浩大,进攻也并不猛烈。号称强大的朱元璋就这点火力了吗?

令他更加难以理解的是接着而来的紧急军报。

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初,大将军徐达、常遇春分任正副将军,率二十万大军进讨湖州,可谓浩浩荡荡,旌旗蔽日;而李文忠也正准备进攻杭州。

安插在敌人身边的间谍说得分明,朱元璋不是要先取平江吗?

对啊,朱元璋既然同意徐达他们直取平江,怎么对张士诚的三个主要据点同时发起了进攻?难道是势力大了,只管对敌人来一顿乱拳?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这不像是朱元璋一贯的作风。而且,此前在扫清张士诚江北的城池时,用兵一直非常谨慎。可以说,对外围的进攻是颇有章法的,现在对浙西这一重要地带不可能反而乱来一通吧?进攻湖州、杭州的会不会是疑兵呢?

不管进逼湖州、杭州的是不是疑兵,现在已是火烧眼眉,张士诚当然也要增援。

他先派司徒李伯升到湖州协助守城。徐达则按部就班,并不急于进攻,而是将城团团围住。

张士诚无疑还有动作,后继之兵接着就到。他的五太子会同大将朱暹、王晟、吕珍等统军六万进驻城东旧馆。增援的兵力是少了点,毕竟自己的老巢平江重要嘛。

不过,人数上也是可以做点文章的。这区区六万人,他也号称二十万。你徐达不是带来了二十万军马吗?我也有,咱俩算是打个平手。当然啦,自己是什么料自己心里清楚。所以,也按兵不动,只是一边看着敌军,一边搭建营寨,一口气筑了五座大营。你想包饺子,我来个反包围。

徐达看了,也不作声,让常遇春、汤和分兵在旧馆东南的姑嫂桥同样修筑营垒。可能是认为多建一两个还不能显示他们的霸气,非得要是对方的两倍,十座军营绵延一二十里,首尾不相望。

双方都拉来了大军,但就是不打,真够默契,也稍带滑稽成份。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难道他们要以声势排场压制对方,不战而屈人之兵?

如果真是这样,张士诚就落后了。那不行,得加码。因此,他和女婿潘元绍率军分道开往旧馆周围的皂林和乌镇,意在策应。

这个时候,刀剑之声突然响起,打破了这种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沉静,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

原来,徐达终于出手了。他夜袭乌镇,赶走了潘元绍,填塞旧馆附近的水道,切断其粮道;接着,挥军南下,大败张士诚,俘获甚众。

这一动作暴露了他的战术——“围点打援”。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徐达为什么一直围而不攻了。

先围湖州,但五太子确实有些斤两,徐达看着对面的敌军只能干着急;后围旧馆,这下张士诚按捺不住,终于上钩了,徐达等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而且,他相信还会继续有鱼上钩的。因为,湖州这个鱼饵太诱人了,张士诚必定不会轻易放过。

果然,鱼儿又来了。

这一天,乌云密布,狂风暴雨。大将徐志坚受命领舰队从旧馆东面的东阡镇出发,驶至姑嫂桥。早已在桥下埋伏多时的常遇春挥军掩杀,旋即荡平,擒获两千余人,连徐志坚本人也未能幸免。

那么,还会有第四条鱼上钩吗?

有,它不能不来。

结果自然再清楚不过了,右丞徐义的部队及张士诚后继遣来的赤龙船亲兵同样兵败溃逃,船只也被焚毁殆尽。

旧馆的援兵都被赶跑了。通道打不开,那里的六万兵马粮饷怎么供给?粮饷不继,军心如何能稳?

如此战机,徐达怎会错过?一声令下,舰队对旧馆升山水寨展开了凌厉的攻势。尽管五太子率军增援,但敌兵已是弹尽粮绝的网中之鱼,有何难打?

不过,徐达他们渐渐发现,对方似乎有点不对劲。怎么都像吃了兴奋剂一般,雄赳赳、气昂昂地冲杀过来?不对,敌人扮演错角色了吧?网中之鱼不应该是这样的。常遇春连忙指挥将士们稳住阵势,但为时已晚,舰队被硬生生地冲为两段。

这位五太子果然非同凡响。他是张士诚的养子,短小精悍,武艺超群,能平地一跃十来米。从屯兵旧馆的战略就可看出,其绝非泛泛之辈。可惜,他身处险地,援兵难继,敌方四面张网,即使施展浑身解术,也难以招架。

与之相反的是,讨张大军处处有后续的援兵,薛显所部就是其中之一。

看到副帅情况不妙,大将薛显带军飞驶而至,并且送给五太子的舟师几把大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致使其舰只几乎全被焚毁。

一看时机已到,徐达立刻挥军乘胜追击,对五太子的兵马发动了总攻。

一看形势不妙,五太子当机立断,既然打不过,那就投降吧,识时务者为俊杰嘛。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朝迷雾之前期风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