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966(1/1)
及车辆年份符合条件,在这三人中确实有一人从事教育行业。
他叫黎冬,1967年4月7日出生,大专学历,庆余市人,曾是庆余市延庆区东方国际双语学校的副校长,现已离职。
当庆余警方调取了黎冬的全国常驻人口信息,我看到了他的照片,所有线索在那一刻全部汇集到了一起。
没错,他就是那个“老李”,也是我在梦核中看到的中年男人!
在黎冬的同户信息中,只有他的妻子金娜,但在同户关联中却有一条他儿子的注销信息,注销时间是2003年10月27日,也就是说黎冬的儿子已经去世。
他去世的儿子叫做黎德林!
线索再次完美对应。
在庆余警方的协助下,我们见到了东方国际双语学校的王校长。
提及黎冬,他也感觉很惋惜:“我们是专科学校的同学,毕业后一起进入这里工作,我们是工作上的伙伴,也是生活里的好朋友,他是一个工作能力和责任心都很强的人,如果家里没出现变故,现在应该就坐到我这个位置了。”
“您所说的变故是指他儿子黎德林去世吗?”我问道。
“没错。”王校长回忆道,“十二年前吧,黎冬一家自驾游外出,结果在回程路上出了车祸,黎冬受了轻伤,妻子和儿子却因为伤势过重陷入昏迷,妻子后被抢救了过来,但大脑和腰椎受到了损伤,而儿子在昏迷一个月后出现了并发症,最终抢救无效而亡。”
王校长叹息道:“当时我们参加了孩子的葬礼,黎冬彻底崩溃了,换做是谁,家庭遭遇如此变故,也会一蹶不振吧!”
“后来呢?”我又问。
“后来他就辞职了,说是带妻子去外地。”王校长回道,“当时我还挽留过他,也劝他开始新生活,他说德林没了,生活也就没了。”
生命中最悲惨的莫过于孩子的逝去,一切面目全非,再也无法重归旧貌。
“他是什么时候离开庆余市的?”吴岩问道。
“2007年的春天吧。”
“他离开后联系过你吗?”
“开始我给他打过电话,后来由于工作变动,我们有一段时间没了联系,再给他打电话时,号码已经是空号了。”说到这里,王校长有些落寞,“现在想想,也有十多年没见了。”
“你没有试着通过他的亲人联系黎冬吗?”
“我也试过,黎冬离开庆余后,和亲戚们也切断了联系,没人知道他去哪里,现在又身在何处。”说到这里,王校长犹豫了一下,“不过,去年黎德林的忌日,我去给他扫墓,远远看到一个人很像黎冬,我叫了对方,但对方没回应,迅速开车走了。我想可能认错人了。”
我推测,王校长看到的那个人很可能就是黎冬,他每年都回来“探望”儿子,但是故意和所有人切断了联系。
在墓园蹲守的话,应该可以见到黎冬,不过距离黎德林的忌日还有好几个月,如果没有更多线索,我们只能等到那个时候了。
离开之前,王校长对我们说:“如果那孩子没死,现在应该已经上大学了,我记得黎冬还跟我聊起过孩子的未来,说等他长大了,一定让他去读东正大学的新闻系,毕业后做一名记者。”
“黎冬很疼爱黎德林吗?”我回忆到在梦核中看到的黎冬父子的画面。
“岂止是很疼爱,几乎到了溺爱的地步。”王校长感慨地笑了,“他对儿子的期望很高,甚至将孩子人生的每一步都规划好了,他还给我看过一个小本子,上面写满了他对于孩子未来的设想,当时我还笑他呢,现在想想,也都是遗憾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潜梦者:记忆囚徒》(37)
死去的父亲和复活的儿子
虽然确定了“老李父子”的身份,但线索还是断了,黎冬已经离开庆余十余年,想要找到他如同大海捞针。
不过,此次调查,我们还是颇有收获,揭开了黎冬的真实身份,也得知了他的人生变故。
回程路上,我问吴岩:“按照王校长所说,黎冬家庭遭遇变故,妻子虽然大脑和腰椎受到创伤,总归是活着,儿子却永远的失去了,如果想要改变这种家庭状况,你会怎么做?”
吴岩侧眼看看我,说:“再生一个?”
我摇摇头,说:“大概三年前,我曾和一个报社记者接触过,他想要做一期受害人家属的追踪报道,当时我还帮他协调过一些杀人案件的受害人家属,就在今年年初,我再次遇到他,和他聊起这件事,他向我说起了自己的感触,他本以为那些失去孩子的家庭会再生一个孩子,以此转移注意力,继续生活的,但他错了,绝大部分家庭最终都没能走出失去孩子的阴影,因为那个孩子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血脉,更多的是一种记忆的承载,是独一无二的,更是无法被取代的。”
不想错过《高智商犯罪:心理咨询师、读心师与潜梦师的怪诞经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