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章完结(1/2)
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除了不再住校以外,他依旧顶着那些惧畏、惊诧、好奇的目光和议论,旁若无人地继续上学。
林予慈、李卫、卢晟和祁阳,也纷纷要求换到了他座位的前后左右。
在那一个月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们几个都跟着,形影不离得像是五个亲兄弟。
即便陆追面上不显露,但心里还是好受许多。
直到一个月后,陆追的父母执意要送他出国。
从传统观念上讲,陆教授和谭女士作为大学教师,常年接触一些“新鲜血液”,他们的想法和主张远比其他人要开明,当然并不认为同性恋就是一种“病”。
然而,他们却很难接受自己的儿子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
无关对错,为人父母,哪有人希望自己孩子站在大众的对立面呢?
这点,陆追也不是不理解。
临出国的一晚,谭女士和他坐在书房里谈了一次话。
一直以来,关于陆追的许多决定,都是谭女士在做主。但在这件事情上,她比往常要固执得多,她说:
这个群体未来要走的路很漫长、很艰难,爸妈不想让你受这份苦。
小追,一切都还来得及。
你能不能考虑一下,以后……和女孩子在一起?
陆追记不清那是在凌晨,还是在拂晓时分。
天亮后,他就要提起轻便的行李箱,坐上前往机场的车。
他看着谭女士几乎几夜没睡的憔悴双眼,看她一向精心保养的眼部周围,现出了几道细细的皱纹。
也许从那时起,他便开始觉得,一切事情都无所谓了。
那些不被认可的情爱,本就隐藏在内心的最深处,现如今,又被他以更加轻松的姿态,后置在了很多事情的后边。
出国以后的那些年,他也未曾谈过一场像样的恋爱。男孩儿都没谈一个,更别提去耽误别的女孩子了。
异国他乡,即便有偶尔动心的时刻,但他一想到恋爱的背后究竟裹挟着什么,这一切情情爱爱便都令他泄了气。
人生计划中,少了爱人,对他来说,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作者有话说:
标题来自于朱敦儒《卜算子·旅雁向南飞》,略有改动。
第17章 沧海一粟,须弥芥子
到了英国后没多久,陆追便认识了一群不着四六的留学生朋友。
他从前在国内的时候,即便没怎么在学业上用心,但也从未在这方面让谭女士失望过。
天生聪慧的孩子,往往儿童时代的初期,就知晓了“自由”的底线,因此他们常常能巧妙又权宜地争取到自己的最大“自由”。
但到了英国后,没了严苛的监督者,这些关于他过去生活里的条条框框,他再也懒得维系了。
这群留学生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一周里,他们二四六做Bar Crawl,一三五开Home Party,浮躁的年轻人们,在每个辗转难眠的夜晚出门,找点乐子,喝喝酒,打打桌球,醒来后又是新的一天。
那几年,其实他跟家里人也闹得挺僵的。
首先,出国这件事儿他就不愿意,他本来是想在国内学历史的。
即便后来学校里出了那么大的事儿,他也并不觉得这事儿会对他的未来计划、对他的人生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然而这件所谓的“丑闻”,他的父母却比他自己在意多了,同事的眼光、熟人的询问、周遭的偏见……这些无形的伤害,对于两个大半生备受尊敬的知识分子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最终,在父母强烈的意愿下,他只能做出妥协,看上去像一个临阵逃兵一样,难看极了。
也许,他就是个“逃兵”,只不过他逃避的是父母的眼神罢了。
后来陆追回国后,他爸妈以非常强硬的态度,让他尽快地找份“体面”工作,并且谈一个正经女朋友。
陆追觉得挺不可思议,怎么他出国了几年,回来后爸妈像忘了当初那事儿似的,连带着他的性取向也忘了。
其实他心里清楚,爸妈怎么可能忘掉,他们只是依旧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陆教授三番五次地安排他去相亲,见这个见那个的,他对外还总跟亲戚同事说,自家儿子条件很好,如果有合适的适龄未婚女青年,一定要介绍给他。
陆追没想到,回国的第一年竟是那样难熬,他实在是不堪其扰,积压多年的矛盾很快激化。
在一次激烈的争执之后,他打电话给了一起归国的留学生朋友,那朋友家里是经营酒吧的,陆追请他帮自己找了个店面,随后非常简单粗暴地把“云顶”开起来了。
等陆教授和谭女士知道消息,都是半个月以后了,还是从亲戚朋友的口中得知的,气得之后两年都没让他回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殊途同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