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6、杏儿(3)(1/2)
李全保回西九村找了七八个伙伴,想了想又去找他家隔壁的大良哥。大良比李全保大六岁,和杏儿是同岁,村里二十出头那茬小伙子当中数他体格最棒,人缘也好。
大良听说李全保和苗家少东家在外面被人欺负了,马上招呼了十多个棒小伙子。这时苗丛善也从家里出来了,他没敢太过声张,从自己家和几个叔叔家里叫了些家丁。两边加在一起总共三十多人浩浩荡荡奔向平河镇。
回到平河镇的时候那十几个同窗们居然已经聚来了将近二百号人,这些人带着棍棒挨家去找那几泼皮。
因为他们之前挨了打,不但心里憋屈,还有理在先,所以动起手来毫不客气,找到人围起来就打,跪地求饶都不罢手,找不到人就拆家,甚至有几个平时和他们沾边的人都跟着倒了霉。
最后这两百多人又聚到了顾家的酒楼前,差点儿一把火把顾家的平河楼给烧了。人聚多了就难免管不住,而且都不怕事,实际上是真有人点了把火,只不过没烧起来。
这些大家子弟们打完人还有平事的本事,打人必须白打,这次绝不给赔钱。钱也不是不能花,但就是不能给到你挨打这几个人的手里。你若是去衙门告官,那我们奉陪,大不了出钱找人认罪;你若是去道上搬堂口,那我们就去报官,大不了捐钱动民团。你要是认打了,说要用钱养伤,那你就到那个顾家找人去要。
这一场下来,顾家那些人当时就有些怕了,根本没搞明白苗善芸怎么忽然间能招出这么多人来,就算镇里镇外最大那两家堂口都未必做得到。
因为事是从色香阁闹出来的,苗善芸这次也跟着出了名,镇上就有人说这色香阁是在外一些土老九们抱团立的堂口,苗三姐儿的名号就是这么跟着来的。
杏儿的婆婆玉贞这辈子最恨的女人有两个,排在第二号的就是从苗家出去的那个苗三姐,头一号就是家里的杏儿。
杏儿的婆婆玉贞会算计,当初早早给儿子娶养媳就是她的主意,不但日后能省下一份彩礼钱,当下还能有人帮她照顾孩子,不用耽误自己下地干活。
杏儿到了李家总共也没过上两年安生日子,只因为她长得太快,不到两年时间就成了大姑娘,不但个子高,女人该有的身段她早早就都有了。而她的丈夫又太小,李全保当时还不到六岁,婆婆玉贞就开始操心,怕这媳妇等上这么多年守不住本分。
有一次给李全保穿裤子的时候他不听话,杏儿就调皮了一下,弹了全保。婆婆看到就断定说:这丫头是发春了,人已经不安分了。以后只要杏儿和别的男人多说句话都要遭到婆婆的猜忌和数落,甚至包括自家公公。
从那时起杏儿在婆婆面前就总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然而婆婆和她之间的嫌隙却还是越来越大。后来竟是因为一只平河熏鸡,婆婆玉贞彻底把杏儿看成了仇敌。
李全保去新学堂读了不到一年,玉贞就开始着急,她是想早点要孙子,读书也不能耽误成亲生娃啊,但是李全保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玉贞和儿子说了几次,结果李全保干脆不回来了;玉贞让老李去找人,结果李全保干脆躲着他。
玉贞管不住李全保,她在家里责怪不上自己儿子就一直数落着杏儿,说她到了该招男人的时候反而没本事了;说她该鼓的肚子一直鼓不起来,不该鼓的地方成天鼓得老高;又说她白吃了家里这么多年的米,正当年的小伙子都笼络不住。
有一天玉贞又絮叨起要杏儿去把李全保找回来,
杏儿当时也是一赌气,就出门去了平河镇。走到半路杏儿就有点后悔了,她知道只要沿着河道走就能到镇上,但是没想到路会这么远。
杏儿到了镇上直接打听去了色香楼,李全保就算不上学也不回家,家里早都听说他经常待在苗善芸开的酒馆里。苗善芸比杏儿小一岁,互相都不陌生,小时候她带着苗丛善,杏儿带着李全保,几个人没少在一起玩。
杏儿到酒馆的时候,李全保和苗丛善都在那,那天正好和几个同学在喝酒。杏儿见到苗善芸没说话,见了李全保也没说话,就一脸委屈呆呆地站着。
要是李全保他爹来,那李全保肯定撒腿就跑,先躲过去再说。见来的人是杏儿,李全保就没跑,站起来说:你来干啥,你怎么来啦。
桌上的同学和李全保关系都近,早就听说他家里有个大婆娘,这时笑起来哄他:是媳妇找来啦,媳妇找你还能是干个啥。
李全保让杏儿赶紧回去,还嘱咐她可别再往这跑了,说稍后他自己会回家。杏儿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说啥,也只能悻悻回去了。苗善芸没让她自己走,找了个艄公送她。
杏儿回到家又被婆婆当头数落,说她既然长了本事,找不回男人就别回来。杏儿含着眼泪又出了家,她觉得今天是自己最受气的一天,一时没想开就去平河跳了河。但是她从小就经常带着李全保那帮孩子在河边戏水摸鱼,水性太好,根本死不成,不过最后也不是她自己游上来的,还是被村人给捞上的。
第二天,李全保就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沿途而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