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章完结13(1/3)
有秘密的又何止你一人呢,她想。qdhbs.org
桑德琳嬷嬷不仅是这所教堂的看守人,还是一名卫士。今晚,古老的隐修会机制又开始运行了。陌生人来到方尖碑的基座边是教友们发出的信号。
是无声的痛苦呼唤。
------------------
第二十五章
巴黎的美国大使馆设在一幢综合楼内,它位于香榭丽舍大街北面的一条大道上。这块三英亩的土地被视为美国的领土,也就是说这块土地上的人与在美国国土上的人受同样的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大使馆的晚间接线员正在阅读国际版的《时代》杂志,忽然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美国大使馆,”她接起电话。
“晚上好。”打电话的人用带着法国口音的英文说道,“我需要一些帮助。”人虽然措辞有礼,但语调生硬,官腔实足。“有人告诉我你们的电话自动操作系统中有我的电话语音信息。我叫兰登。但不巧的是,我忘记了进入语音信箱的三位数密码。如果您能帮助我,我将万分感激。”
接线员迷惑地愣在里。“对不起,先生。您的语音信息一定是很久以前的了。个系统已经在两年前为了安全防范而撤销了,而且所有的密码都是五位数的。是谁告诉您有语音信息的?”
“你们没有电话自动操作系统?”
“没有,先生。信息都由我们的服务部笔录下来。可以再说一下您的姓名吗?”
人挂上了电话。
贝祖·法希在塞纳河边踱步,一言不发。他明明看见兰登拨了个当地的区号,又键入了三位数的密码,然后接听了录音留言。如果兰登没有打电话到大使馆,么他到底打电话给谁了呢?
法希看着自己的手机,忽然意识到答案就在自己的手中。兰登是用我的手机打的个电话。
法希打开手机菜单,调出新近拨出的号码,找到了兰登拨的个电话。
一个巴黎的交换台,接着是三位数密码454。
法希重拨了这个号码。铃声响了起来,法希等待着。
终于电话头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您好,索菲·奈芙。”是录音留言,“我现在不在,……”
法希再拨4……5……4的时候,觉得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
------------------
第二十六章
虽然《蒙娜丽莎》大名远扬,可它实际上只有三十一英寸长,二十一英寸宽,比卢浮宫礼品店中出售的《蒙娜丽莎》招贴画还小。它被挂在国家展厅西北墙两英寸厚的防护玻璃框内。这幅画画在一块白杨木板上,达·芬奇的晕染法使它看上去飘逸而朦胧,事物的边界相互交融在一起。
自从被卢浮宫收藏以来,《蒙娜丽莎》已经两次被盗。最近的一次是在1911年,它从卢浮宫的“神秘之室”——正方形展厅中消失了。巴黎人在街道上哭泣,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乞求窃贼将画还回来。两年后,在佛罗伦萨饭店的一个房间中,有人在一个旅行箱的夹层中发现了这幅画。
现在,兰登已经向索菲表明他根本就不打算离开,他和索菲一起向国家展厅深处走去。在距离《蒙娜丽莎》还有二十码的时候,索菲打开了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在他们前方的地板上投射出一片扇形的青色光亮。索菲将光束在地板上前后晃动,寻找着感光墨水的痕迹,就像一艘扫雷艇在搜寻着水雷。
兰登走在索菲身边,为能与伟大的艺术作品面对面而兴奋不已。他瞪大眼睛,把目光投向紫外线灯的光影所不及的地方。在他们的左边,拼花地板上放着供参观者小憩的八边形大沙发,看上去就像广阔的海洋中有一座黑暗的孤岛。
此时,兰登已经可以看见深色的防护玻璃框了。他知道,在后面,悬挂着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画。
兰登明白,《蒙娜丽莎》之所以成为世界艺术名品,并不是因为蒙娜丽莎拥有神秘微笑,也不是因为众多艺术史学家对它作出了神秘的说明,而仅仅是因为列昂纳多·达·芬奇声称这是他的得意之作。无论到哪里,他都带着这幅画,他说自己无法与它分离,因为它是对女性美的最完美表达。
尽管如此,许多艺术史学家认为达·芬奇对于《蒙娜丽莎》的喜爱与其艺术技法无关。实际上,它不过是一幅运用了晕染法的普通肖像画。许多人认为达·芬奇对于这幅画的喜爱源于更深层的原因:它隐藏着信息。事实上,《蒙娜丽莎》是世界上记载最详实的玩笑之一。尽管多数艺术史的大部头专著都揭示了它巧妙的影射和含义,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她的微笑非常神秘。
一点儿都不神秘,兰登边想,边朝幅画走去,模糊的轮廓在他的眼中变得渐渐清晰起来。根本不神秘。
最近,兰登刚与一群人分享了《蒙娜丽莎》的秘密。这群人的身份出人意料——他们是埃塞克斯县监狱的囚犯。兰登的这场狱中研讨会是哈佛大学“送教育进监狱”项目的一个组成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达芬奇密码》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