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章完结35(2/3)
他脸上稍一抽搐,便不露声色地哈哈大笑,把我送出家门。
老天下雨了,绵绵不绝的水,轻轻地落在污浊的地上,一起同流合污去了。
走了一会儿,雨点变成了雪花,把满地的污流一起盖上,给人一种洁白的假象。
晚上,躺在简陋的小旅馆里,身上的钱付出去了,不用再担心。但今夜的雪会不会有麻烦?那司机的一本正经是真还是假?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凌晨两点,我和司机一起上路往生产队赶。
好在昨夜雪不大,天气也转晴,早上7点不到,就到了大岭。
这是嫩江到爱辉的中点,所有往来车辆都必须在这里接受边境检查和林业检查。当然,这里也就成了人们休息吃饭的地方。
我们找了一家饭馆,吃饭时,司机向我讲了一个故事:
今天春天,他执行一项任务,和另一个司机一起,运一批稻种到新生公社去,那个公社在爱辉县偏僻的西角,是个鄂伦春乡。
由于雪大,那里已经十几天没有一辆车进去了。如果稻种再不运进去,就会贻误春耕。
他们两个司机,只好一个在前步行探路,一个提心吊胆地开车跟着,爬行了20多公里山地。等到了这个村庄时,他们看到老乡和知青老远就迎了出来,拍起了巴掌,一张张高兴的脸上竟然流着泪。
他看到这种场面,呆在那儿了。
他说他一开始感到惊讶,后来又感到自愧。他无法描绘出那种场面的氛围,但却能深深感受到老乡和知青那种对集体、对国家、对党的无限信任和感情。他自愧自己没有这样的思想感情。
但从此以后,他体会到了司机这项工作的意义:那就是为人民,不是为私利。
想起昨晚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担心,我现在倒真的是感到惊讶和自愧了。
中午,扬场机就拉到了队里的场院。
我带司机去知青食堂吃饭,然后与之告别。
回到场院里,见扬场机已经安装好,老吴副队长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这么快就回来了,干事真利索!”
突然,老乡们发出了欢快而又吃惊的叫喊声,原来,扬场机通了电,金黄的稻粒像一道弯弧,腾飞在半空,在阳光下显得分外鲜艳。
而我脑子里却是挥之不去的司机故事。
106、南方回信 [本章字数:1508 最新更新时间:2013-06-16 10:25:22.0]
仲志红给我来了一封信。
她和弟弟志浩一起转点去南方老家插队已经快一年,这是她给我的第一封信。
信很长,说了三件事:
一、她听说知青点针对她的转点是不是“逃走”发生了一次争论,谈了自己转点的原因,并对王雄涛表示了不满。
二、对我的回队表示担心。
三、告诉我,她弟弟志浩参军了。
仲志红与我的家庭背景差不多,父亲都是“三八式”干部,彼此平时交流就直截了当,相当干脆。
我给她回信的风格依然如旧。
先谈志浩参军的事:
“志浩参军是值得庆贺的。
我在儿童时这种愿望也十分强烈,记得小学三年级时,开始有了写作课,第一篇命题作文的标题是:“我的理想”,我写了自己想当一名空军,竟然得了个5分加☆。
那时,从没想到过后来会当一个农民,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不知道这一辈子还有没有战争在等待我们?如果有,希望是在我们年轻力壮时。因为那样我还可以拿起枪,还可以是一名战士。
现在?就让别人争着去当“和平”兵吧!希望这不是一种脱离插队的侥幸,不是一种走后门带来的外快,因为这些都与我已经无缘了。
我觉得不要满足于参军入党当干部,或者进厂上学。如果满足于这些,始终不过是一个庸人罢了。学习和读书才是重要的,凭借日积月累的知识和才能,才能在暴风雨到来时得到升华。
如果你听了我的这几句话要不高兴,那么,我只好再忍受一下‘久不来信’的痛苦了。”
再谈我回队的事:
“我与知青点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我今后还将以知青点为基础,开展我的爱好――用笔记录这个时代。”
最后谈对她转点插队的看法:
“至于你的走,很多原因我并不太了解。
比如,你说是因为看不惯王雄涛,于是一走了之。
必须承认,王雄涛是有他的优点的,讲情义,敢拼命,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但事情都是变化的。
他当队长后,人们对他的意见变得多了起来,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队长的要求本来就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还停留在原先的水平,没有突破自身的局限。我听说了一些事,具体就不展开了。
是的,王雄涛身上有一些毛病,我并不想为他辩护,但他也在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边境插队手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