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苏七伯(1/2)
苏家村。
两辆马走慢悠悠的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稻田的农民不时转过头来看行驶在路上的马车,心中涌起了一丝羡慕与嫉妒之心,也疑惑着这是哪家的马车,竟然驶进这穷乡僻壤中。
好在这几天都没有下雨,马车行驶得还算稳当,只不过终是比不上城里,颠簸得苏安浑身难受。
上一次回苏家村是多久了……快七年了吧!那次还是给瑾儿入族谱,没想到这一晃眼间那个可怜兮兮的小娃不紧成了自己的儿子,还成了“名动”望陇城的人物了。
苏安掀开马车的帘子,路上两旁都是已经成熟的稻谷,只是看着有些干瘪。心中一声叹息落下:看来今年的收成不会好到哪里去了。
马车来到了苏家村里正、苏家现任族长苏七伯之家。
只见大门紧闭,正值农忙时节,村里的大人都去地里忙着务农去了,并没有有人在家。
苏安对着一名好奇打量自己的小孩挥了挥手:“来,小朋友。叔叔给你糖,你知不知道苏七伯去了哪里!”
小孩盯着麦芽糖,口水滴落在地上,轻轻点了一下头。
“那你去将苏七伯叫回来了好不好!”
小孩接苏安递给他的麦芽糖便往村外稻田奔去。
苏安看着奔跑的少年,站在原地等候了起来。
麦芽糖是他专门买来专门给村里小孩子吃的,整个苏家村算起来都是沾亲带故的亲戚好友,回来一趟总不能空手而来!不给这些亲戚好友带点礼物,怕是在背后不知道会怎么议论。
过了好一会,苏七伯也从村口走了回来。
“贤侄,来就来嘛!带这么多礼物做甚,别搬了别搬了,这多不好意思啊!”,苏七伯虽然嘴上这样说着,可是脸上的笑意却是一点也掩饰不了。
刚刚还在忙着收稻谷的他听到村里的小孩跑来告诉他村里来了两辆大马车,停在他家门口,回来的路上疑惑着是谁来着,他好像没有什么亲戚有这般能耐买得起两辆马车啊!
苏七伯思来想去,就是想不明白是谁,等他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就远远看见已经有三年没见过苏安,才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一位晚辈。
上次见到苏安还是三年前,那一年的旱情比今年要严重得多,村子里很多人家都很难熬,作为村长的他只好进城求助这位在城中有经营米粮的苏家晚辈!
途中虽然有波折,好在苏安并没有因为发了家就看不起他们这些地里刨食的泥腿子,半借半送的给苏家村送来了许多粮食,才使得苏家村渡过荒年。
不至于像别的村子哪样死的死,逃荒的逃荒,在村子待不下去而成为流民四处乞讨。
只是苏安会回苏家村是他万万没想到的,从苏安爷爷那会起,搬到城了已经几十年了,他年轻的时候还会见到那位叔叔和堂哥带着年幼苏安回来祭祖,但是自从苏安接手苏家后,回来的次数就变少了。
距离上一次带着苏瑾来入族谱到现在已经快八年没回来过了。这些年祭祖与打扫祖宅都是林氏带着苏瑾回来。
苏七伯想到那个粉雕玉琢,又乐于助人的苏瑾,便心中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三年前自己进城求助苏安时,若不是他认出自己,自己苏府门可能都进不去便被当成骗子轰了出来。
脸上的笑容不知觉的又加深了几分。
苏安没回来祭祖是真不能怪罪他,古代最是讲究孝心,若是可以他也想亲自回来,只是他实在是太忙了,尤其是八年前海景明下狱后,望陇城其他家族像看见了苏家最大的靠山倒下,刹那间像看见粘板上的鱼肉一般,都想上来分几口。
好在苏家平日里施粥济民,又从不蓄意哄抬物价,又有几十年经营的老关系在,才使得苏家渡过了难关,只是老一辈的人这些年相继去世,新一辈接手的感情也没有那么深。
但是这两年对苏家也是起了的心思,每次去要账之时都是各种借口,推脱不还,蠢蠢欲动之心已起!
“哎,七伯,我也是多年没回苏家村了,这边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总不能空着手吧,后头还有两头大肥猪,七伯安排两个会杀猪的晚辈回来宰了吧!好给乡亲们打打牙祭。”,苏安面带笑容的说道!
苏七伯听这话,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激动不已的嘴里直喊:“好…好啊…我这就去喊苏真父子回来!全村就属他们两父子的刀功最好。宰猪的时候都猪不会有多少痛苦!”,说完便掉头往村外去,没走两步,猛然转了回来。
“贤侄,你看……唉!老了老了,礼数都忘了!真的是,赶紧进屋赶紧进屋,让你一直站在门口,我这老头子办的什么破事。今晚就在我家睡,虽然比不上你祖宅那边,但是有人气,不像那边寒冷。”
其实这并不能怪苏七伯,庄稼人家,一年到头都吃不了几顿肉,纵然他是里长,还帮着打理苏安的祖田,一个月也不过才能吃上一两顿肉。可是今年老天爷不长眼,才下了几场雨,眼看着庄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抚商之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