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章完结阅读31(1/3)
事,却也见不得身边有人受一丝儿苦楚……”
身子在大氅下面惊得一缩,几不曾一个趔趄摔了下去,急抬眼向嬷嬷看去,却见她转身面向而立,目光深沉如幽幽潭水,面色也如潭水一般,虽是看着波澜不兴,实则却暗潮激涌,不可揣测。kanshuqun.org
只见她一步近前,伸手搀扶起我,不待我反应,只朝左手旁的那条山道边走边说道:“姑娘可知,眼前这座山叫什么山吗?”
心头不觉一抖,手脚微微做颤,仿佛打骨髓里面,随着林间的薄雾,慢慢泛上来一股极不适宜的感觉,似是酸,又像是胀,伴着心口紧紧收缩,竟往全身蔓延了开去,继而手足乏累关节酸软,全身的气力也被抽尽了似的,明明在头脑中告诫着自己快些逃开的,却奈何两脚不听使唤,只能任由嬷嬷拉着,跌跌撞撞,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一旁嬷嬷似是轻声笑了一下,却并不看向我,一个人如自言自语道:“这座山叫作青莲山,共有九座山峰,如莲花之九瓣,因此得名。姑娘脚下这条道路正通山顶,顶上原有一间庵堂,是十年前大行皇帝专为孝端皇后礼佛而修建的,经过了这些岁月,许还是可堪作用的,就容老奴为姑娘引一回路吧。”
手被嬷嬷握住,感觉得到她的手掌绵软冰冷,将我握的极不舒服,不由挣了一挣,却一时挣脱不开,只能拖着步子随她攀登而上,听嬷嬷在耳旁悄声说道:“那间庵堂原名叫作积香庵,因孝端皇后嫌‘积香’二字过分脂粉气,不似礼佛的所在,又见庵堂座在山腹之中,恰似青莲之心,这才更名为莲心庵。想当年大行皇帝常爱在酷暑天里,带着孝端皇后改装离开禁城,一同来这座山庄避暑隐居几日,白天湖上泛舟围场狩猎,晚上便登高来在这莲心庵里,身边一个使唤人也不要,只有彼此两人,迎着徐徐清风,依偎坐在堂前的青石凳上,相视默默无语……”
董鄂4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成天跑来跑去,连累这一章写的有些短了,哈哈,不过不要紧,下一章我会再接再厉的!我越听越觉得心惊肉跳,偷眼瞧去,只见嬷嬷两眼白亮神情恍惚,脚下步子急迫连连,竟是一副失魂落魄的形容,心下更觉惊恐。想来当年大行皇帝不顾太皇太后和宗亲勋臣一致反对,谕旨册封命妇董鄂氏为妃,后晋皇贵妃,从此只得一人专宠于前,六宫形同虚设,后更有甚者,竟将中宫皇后娜木钟贬为静妃,有意立董鄂氏为后,气得太皇太后旧疾发作,静养三月方愈。宫闱内外无不视董鄂氏为红颜祸水,大皇妃博尔济吉格氏更因一时气急,当众直斥董鄂氏为蛇蝎毒妇祸国根本,竟险些被大行皇帝当场送交宗人府法办。到后来董鄂氏因忆子成疾撒手西去,大行皇帝伤痛过妄,竟是堪破红尘,传旨让位于年仅六岁的皇三子玄烨,将一片锦绣河山生生抛在脑后,这才引发熙朝这一场朋党作乱,帝位受困,天下岌岌可危的局面。二婶身为董鄂氏的亲妹子,也是得蒙太皇太后恩诏改姓,才能嫁进府中给二叔作了继室,如此想来,家国天下一片牵连混沌,全不是因为这个倾国倾城的董鄂氏而起。
当日二婶特聘景嬷嬷进府为我教导礼仪,我也曾暗中请内务府堂官赵良栋的夫人查检过嬷嬷的来历。从查检出的宗人府卷宗上看来,嬷嬷原姓瓜儿佳,满洲正红旗人,父亲原任多罗王爷帐下千总,在剿灭闯贼的杭州一战中不幸身亡,身后只留下嬷嬷一女,十一岁经内务府挑选入宫,进慈宁宫任做粗使杂役,十六岁上成为内侍宫女,因其精通药理,擅制汤药,在宫眷之中广有人缘,同样也颇得太皇太后的青睐。二十三岁那年,因带病服侍太皇太后甚是精心,特恩赐名曰“景儿”,取“聪颖”之谐音,送在董鄂氏宫中贴身服侍。两年之后,又因救董鄂氏于难产,保全皇四子平安降生,得恩诏特许不用离宫,继续留在董鄂氏身边伺候。经年,皇四子暴卒,董鄂氏染病身亡,景嬷嬷自请旨出宫归家,蒙太皇太后口谕,赏赐纹银百两,以奖其忠心事主之功,此后七年一直寄居在同服兄弟家中。因二婶念及其敦良恭让,又是相识故人,这才特意寻找,聘进府中给我做了教习嬷嬷。
单从卷宗上看来,景嬷嬷的来龙去脉瓜清水白,全无一丝破绽,加上她平日又寡言少语恪守本分,若不是今夜被我亲见亲闻,再也不会相信平日这个进退分寸分毫不错的景嬷嬷,竟会也有这般不足为外人道的往昔情伤。
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就听闻嬷嬷一旁幽幽说道:“孝端皇后怕闹爱静,平日起居不摆自鸣钟,不听戏文,连逗闷子的蟋蟀雀儿也一概不养,唯独来了这里,总爱一个人坐庵堂前的菩提树下,默默的听着山林里风拍树叶鸟儿打闹的声音,常常一坐就是一个下午,直要待到太阳下山该用晚膳时,方才自己个儿站起来,轻轻拍一拍衣襟,转身笑着对老奴说道:‘怪道的人说山中有仙,这一个人加上一座山,可不就成了仙了吗?’”
“每每吃罢晚饭,孝端皇后总要吩咐掌起一盏红烛,自己仰身半靠在窗前那张胡床上,吩咐老奴为她一一取下钗环,解开发髻,用细齿的白犀角梳子从头到尾轻轻梳理舒畅,孝端皇后的那一头发丝,真真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清深不寿--皇后之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