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章完结阅读16(1/3)
。gugeyuedu.org
八阿哥瞧了少年一眼,看牡丹沉吟,开口道:“晚饭在这儿用了吧。我已经叫了春和班,他们新排了一折子戏。”
春蛙秋蝉
27. (一)
康熙四十六年,冬。
“一根竹竿儿”秦十一等在门口。胤祥看着他瘦高的身子弯下去打千儿,不禁猜想他知不知道小紫给他的这个称呼。奇怪,刚才路上他还因为太子胸中窒闷着,一跨进这门坎儿,就开始想这些有啊没的了。
“我们家二爷让奴才这儿候着十三爷,地儿换在五月厅了。路滑,爷您留神脚底下。”
在牡丹那里?“其他人都到了?” 胤祥挥挥手,示意小吉子不必扶他,跟着穿过了前堂,往另一方向的院落走去。
“只大爷出门还没回来。”秦十一声音绵绵的,不过说话倒也言简意赅。
说话间已经到了牡丹院子的垂花门前,一阵笛声传来,胤祥站住了脚。笛韵悠扬,绕上墙头青瓦上覆盖的白雪,雪辉变得轻柔,笛声却染上了雪的微凉。是明前。他不管吹何曲子,总是透出几分青郁来,却每每在忧伤要触到人时,又自力振作,笛声重新变得从容,用一个浅笑拂开感伤,只在雪上划过一道浅浅痕迹。此时的牡丹,必是微微斜靠在椅背上静静倾听,眼睛或许偶尔沉思的闪过明前,但是眸光浅笑徐缓流动,一点笛声里的凉意也不沾……
秦十一见胤祥驻足不前,并不出声提醒,小吉子则眨眼看着主子沉思的神情。三人良久站在墙外。一会儿之后,十三才提脚跨进院去。
院内天井的雪方正一块,上面一个穿行的脚印也没有,显见是特意维持的。能想象平日南书房有读书声时,这一方天地的宁静。但是此时没有宁静。笛声落下,东廊门里传来笑闹声,一个雄浑的嗓音抗议道:
“明前你不对啊。我这刚烤得暖和了,经你一吹,连这屋里也冷飕飕的了。”
“唐川兄在理,明前是不对。” 胤祥朗声一句,跨进屋来。
屋里几人都笑着站起身来,大家随便拍肩膀、拱手打招呼。对胤祥,虽然不像其他人一般以字相称,还恭敬叫一声“十三爷”,但是一群人是潇洒对潇洒,几个月下来,已经一点儿生分不见了。更唐川、康佑两个,有时还会唤上一声“十三郎”。
康佑安排十三落坐,小霜已经上了热茶来。胤祥打量四周,笑对走过来的牡丹:“这厅里变化大啊。”上回来时还是一个普通的起坐闲厅模样,现在大圆桌撤去,换成四张长条案几,长几后不是凳子,而是靠背圈椅,椅子上堆着软靠垫。四张条几围成一个半圈,中央地上搁着一个铜制的大火盆。地毯也换了,红紫蓝三色花纹,在火光映照下,显得富丽、温暖又雅致。
“这样更好是不是?”比起围着一张桌子而坐,这样拉开了距离,却能将彼此看得更清楚,各人又有挥洒的空间。牡丹顺着胤祥的眼光,笑道:“地毯是二哥选的。”
“选得好,跟这五月厅配得很。”唐川插言。如果以树喻人,唐川似槐,肤色铜褐,人高马大。旁边侍立的小童莹语,偏偏极为娇嫩。主仆二人衬在一起,画面很有趣。
康佑怪声怪气应答:“连小妹的口味也摸不准,呼我一声‘兄长’,我岂不是要羞煞了——”说罢以袖掩面,了字还在袖子底下绵绵颤抖。
大家一哆嗦,忙着抖落鸡皮疙瘩。只有身着浅色的明前,一手执笛,摇头轻笑。以树喻人,白皙儒雅的明前,正如他的小厮柳烟的名字所说,气质如柳如烟。胤祥视线转回牡丹问:
“我怎么瞧着这气氛里有点儿名堂啊?”
“是有名堂。”牡丹道,“我们正商量,以后要定期聚会,而且每次聚会都有名目。”
“地点就在这府,或者在我跟大哥那里,或者在这五月厅里。但是名目要大家轮流提议,或是以物作题,或是定下谈话题目。”康佑接着解释。
“比如今儿开场,”牡丹又接回去,“我就取名叫做‘火中取栗’。”说完轻拍了两下手,秦十一、秦十二、小紫等立时分头走向四个屋角,将炒得半熟的栗子埋进火炭中。胤祥这才注意到,四个屋角还各放着一个小火盆,怪不得屋里这么暖和。
有趣,胤祥哈哈笑,“还开场?这是干嘛呢?”
牡丹眯起眼,“二哥,他取笑咱们。”
“左右!”康佑厉声呼喝,“给我叉出去!”
他喝声刚落,就听噼里啪啦,屋子四角同时传出栗子的爆响声。几人哄笑起来,笑声里薰染着炭烧栗子的快乐味道。
“是这样,”唐川给胤祥解惑,“他们三兄妹这段日子读魏晋,读来读去就得了个主意,要在这府里恢复起魏晋清谈之风。”
胤祥挑高眉毛,眼睛放出光来。接着唐川的铜音嗡嗡,明前的声音如风吹柳絮,“所谓清谈,玄谈耳。辩老庄,谈周易,不谈政事,不言国事。”
“我们不局限在‘玄谈’,我们是‘闲谈’,什么都谈。”唐川摆手打断明前的话,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红牡丹》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