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七章:翻身就在今日(1/2)
李纲这个人算得上是北宋末年的名臣。
其官途也是起起落落,政和二年的进士及第,直接官至监察御史,只不过,他过于刚直,说话不好听,被赵佶嫌弃,给调出京师,眼不见为净。
后来被召回来,做了一件大事儿。
那就是在金贼第一次南下的时候,建议赵佶让位给还是皇太子的赵桓。
这个建议在当时那是真的大胆,却也被赵佶直接采纳,连带着不喜欢李纲的蔡京等人也连忙支持。
为啥子。
赵佶自然是想着把这个烂摊子扔给赵桓,他好带着人去逃难。
蔡京等人自然也不想死,全部都支持赵佶退位让贤,然后好跟着赵佶一起逃难。
赵桓呢?
等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又因为赵佶喜欢郓王赵楷,再加上性子懦弱,那是时长担心自己的皇太子之位不保啊!
这突然就天上掉馅饼,皇位砸在他头上了。
赵桓登基的第一时间就提拔了提出这个建议的大臣,也就是李纲,官至尚书右丞,且负责守护开封城。
李纲也不负众望,亲自登城督战,打退了完颜宗望,在这期间,也因为完颜宗望的离间计,差一点儿被罢免了,好在京城内的百姓们还是比较厉害,直接高呼,让复用李纲。
赵桓没办法,也只好再一次启用李纲,坚守东京城,直到完颜宗望彻底退兵。
这第一次的金贼南下,也只能是草草退场。
却也因为这一次的南下让他们看到了宋朝的**和懦弱,看到了入主中原的希望。
完颜宗望撤退之后。
东京城没了压力,朝中主和派的那些人又抬起头来了。
李纲最终被排挤出了朝堂,直接贬官到了西蜀。
要说这些文人也是够绝。
为了眼前的利益,根本就不顾什么大局,还有什么民族的生死存亡。
总之,对于他们而言,官途比一切都重要。
徐存仁被吴敏给排挤走了,吴敏又被耿南仲给排挤走了,耿南仲又被唐恪给排挤走了。
看看这朝堂之上,宰执换了一个又一个。
就知道这时候的朝堂是多么的黑暗,皇帝又是多么的昏庸无能。
而被排挤出朝堂的李纲并未因此而寒心,也没有因为自己的起起落落而失去了斗志。
历史上,他虽然没能及时勤王,却一直给赵构提出防御金贼的意见。
可惜,他这样的人,却遇上了完颜构。
不仅仅是他,就拿宗泽来说,也是一样,一个六十岁的文臣,被逼着成为了抗金名将,在六十岁的高龄领兵作战,坚守开封城,打退了完颜兀术,镇住了河东地区的悍匪,直到临死之前,还高呼“过河!过河!过河!”
而赵构在有了岳飞之后,本来是可以过河的。
可是最终确实一手好棋下个稀烂。
相比较六十多岁的宗泽稳扎稳打、避而不战,四十多岁的李纲就不一样了。
他得到了信使的消息,赵煊恢复了他尚书右丞的官职,并且加封为资政殿大学士、江南道都总管、御赐金牌,可调动天下兵马前往东京城勤王。
于是,李纲是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赶路,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到了襄阳,利用御赐金牌,再加上他自己的声望,还真的拉拢到了一批义军。
然后就直接度过了长江,朝着东京城奔袭。
这一路上,也是急行军,用了十几天的时间,赶到了许昌,这里还没有被金贼攻占,毕竟东京城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
李纲带着几万人马在许昌城休息了两天,养足了精神气之后,就直接带着兵马朝着金贼在尉氏、通许设立的关口发起了突袭。
而这时候,完颜宗翰已经是打算实施锁城之术,开始派出兵力,大力搜刮附近宋人的粮食。
李纲可不管什么金军主力不主力,他打的就是金军的主力!
因为在金贼第二次南下,围困了东京城的时候,他也得到了消息,就立即离开了夔州,去了九江,本来也是打算从九江北上,号召义军一起前往东京城勤王的。
此人并非是忠于赵桓,当初建言让赵桓登基,也不过是见到赵佶已经无心守城,到时候很有可能就要对金人俯首称臣,这对于他而言,那就是奇耻大辱。
所以他开口建言让赵佶退位让贤,让赵桓登基,以此来抵御金贼。
李纲的心中装着的是大宋的江山社稷,是这中原汉民!
因为李纲的声誉,再加上,他一力主战,想要冲进东京城,跟随他的那些将士们,一个一个,也都有点儿盲目跟随。
毕竟跟着李纲的将士们,都是来自于南方,这里也就只有当年方腊一次战事,而这一次的战事,朝廷最后派遣的还是西军,也就是镇守陕边地区的边军。
之所以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真不想当宋钦宗啊》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