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章完结阅读4(2/3)
经济来源有两样,一,卖粮所得!一百多亩大田当然不可能全部都种上小麦,但绝大部分都是种的这个!也就是说,何贵所算的小麦产量是差不多的,事实上,他也听何守富说过,何家今年的小麦产量整好是七十石,也就是八千四百斤左右。而这七十石价值多少呢?一石小麦的价格是1200文,即一两二钱银子!七十石,也就是八十四两!而这些小麦又有一部分要留下来当种子和口粮,所以,种小麦的所得,才刚七十两多一些!而其他的,红薯只能自己吃,玉米的价格低,再加上这里面有不少是留下来自己吃用或者是当作工钱付给那些工人,所以,也就能赚个三十来两。
算到这里何贵忍不住又对何老太爷雇先生教孙子读书的魄力感到敬佩不已。一年先生请下来,差不多种粮所得的五分之一都花出去了,没点儿魄力,能干得出来这种事?……可惜这老头认人的眼光差点儿!不过这也是没办法,邑庄没有读书人,不懂行情啊!就连他自己,虽说瞧不上那王先生,但也不敢乱说话,万一这年头就是这么教学生的呢?那不是自找没趣么?
而除了卖粮之外,何家的另一个经济来源,就是卖豆腐!何家每年都要种十来亩大豆,收了大豆发豆芽或者是磨成豆腐!然后在邑庄卖,没错,就是邑庄,虽然偶尔有其他村庄的人来这里买,但大多数时候,何家的豆腐只是供应邑庄的村民。这一块的收入不多,何贵也打听不到,但据估计,一年大概也就是个十多二十两左右!
也就是说,何家这个地主,一年的年产值,总共也就是一百二三十银子多点儿,偶尔或许能再多点儿。
对于这些,何贵的总结就是:“正宗一小地主!”
……
这种情况显然是不符合何贵的需求的,所以,必须改变一下!
本来,何贵一开始想的是单飞!先弄点儿钱,离开邑庄,甚至是离开朝邑县,然后再图谋发展!但是,经过这几个月的深思熟虑,他已经彻底改变了目前的想法。
为什么?
今时不同往日啊!
先别说他对现在这个时候的社会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就算了解了,又能怎么样?找机会做生意?做梦吧!这年头想做生意,虽说不用办什么营业证,更加不需要注册啥公司,但是,本钱总得有吧?
本钱很好赚?
没错,是很好赚,可那只是在想像中!
何贵本来的打算是先打工赚钱,可很快他就知道,这年头绝大部分行业打工的都是学徒!而学徒是不能要工钱的,因为师傅传你本事,还供你吃喝!所以,当学徒不仅要干活,说不定还要交学费呢!而如果运气不好,碰上一个脾气不好的师傅,那你可就惨了!真真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徒”,打你都白打!这年头谁给你讲什么人权?
还有,学徒的年纪不能太大。虽说何贵已经知道“自己”,也就是原先那个“何桂”的年纪也就才二十三四,可是,何桂以前日子过得苦,这面庞显得就跟三十好几的人似的,这把年纪了,哪个师傅会收?
而一般不用学徒的,据何桂所知,就只剩下一种行业了,那就是:店小二!
先不说能不能找到这种活计,就算找到了又咋样?干得来短工,叫得出口“爷”,但这并不代表就能干得来这种活计!至少,何贵压根儿就没考虑过这工作。毕竟,店小二不是侍应生,两者之间有着质的区别!再者,店小二的收入也不咋的,想存本钱,那得到猴年马月?
当然,何贵也不是没考虑过去出售些高级的经营法门或者是兜售些赚钱的点子。可这也得有人识货才行啊!再者说了,谁会平白无顾的相信一个穷光蛋?而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既然想找买家,凭什么放着一个熟悉的“客户”不去找,而去找别人呢?何家不就是现成的吗?
正文 第七章 头条“生意经”
“你说我们不应该卖粮,反而还应该再买进?”
何贵这小子有病!
自打从县城里回来之后,何守富就一直有这种感觉。现在,这种感觉更加让他确定了。
种出了粮食吃不了,不卖出去难道还让它放在那里发霉不成?
“挺好一娃,咋就突然犯了病了呢?都开始胡说了!”
何家几代人传下来,都是挺本份老实的,事实上,整个邑庄的百姓都差不多,就算偶尔有个别比较跳脱的,也没那么厉害。虽说以前都有些瞧不上何贵,可是,这小子自打去年冬天跟着何守财到了何家之后,就一直表现挺好。不敢说干活多卖力吧,可也没怎么偷过懒,而且这小子还挺会说话,很逗人喜欢!
可现在倒好,这小子居然犯病了,要不然咋开始胡说了呢?
何家大院里跟何贵最谈得来的何守富对此表示出了自己的担心,而很快,他的这种担心就被全何家大院的人知道了。
……
“我没病!真的没病!”
何贵挺有些郁闷的。这个何老二平时看上去倒是挺精明的,怎么一到关键时候就说不通了呢?自己好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回到清朝之发迹》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