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完结(1/4)
冯霄觉得自家这事儿有些丢人,不怎么想说,可看到傅佩岚眼巴巴的望着自己,一副想要替他分忧解难的表情,又觉得有些可爱,想了想,便将这些日子冯家发生的事情和冯楠的想法说了出来。
傅佩岚听说冯楠想要将户口迁到娘家,不知怎么的想起了上一世听说的一则故事。
九十年代中期,青城作为本省第二大城市,又靠近省城,逐渐发展起来,人口数量急剧上升,六零后七零后的中青年也大多成家立业,住房问题便渐渐暴漏出来。
在七八十年代,许多条件一般的人家都是老少几辈共同挤在一所房子里,可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人们渐渐希望能够拥有宽敞的居住条件。加上青城正在进行城市规划,为了缓解住房矛盾,便组织进行了拆迁。
当时市里为了照顾百姓,拆迁补偿待遇极为优厚,分房的条件更是宽松,除了按照原有住宅面积旧房换新房外,还依照户口本上的人口数量对回迁的住房平米数进行适当的增加。也就是说,同样大小的两间旧房,户口本上人口多的那一户分得的房产总面积会大于人口少的那一家。
而那故事说的便是一户人家。老夫妻两个生了一儿一女,已经各自成家。可女儿夫妻俩的户口因为一些原因一直挂在老夫妻家中。后来政府拆迁,按照规定,他们家可以分到两套六十平米的小套,这样老人有了自己的住房,儿子一家也能有自己的空间,两套房子又相邻,正好相互照应,简直是两全其美。一家子正高兴的时候,女儿夫妻来了,说他们的户口在娘家,按照政策,这分得的房子中也有他们的一份儿。
老夫妻的儿子儿媳自然不同意将到手的房产分给出嫁的妹妹,那个女儿便跑到拆迁办要求改变分配方式,将两间套间换成了三个四十平的一居室,老夫妻和儿子女儿各一间。女儿觉得是因为她的户口,娘家才能得到这样的分配方式,于是得了房子心满意足并且心安理得,可儿子却觉得自己吃了亏,让妹妹夫妻的户口落在娘家本是好意,谁知却帮出一头白眼狼,原本六十平的两居室变成了四十平的单间,儿子一家三口还得挤着住,因此对妹妹便存了恨意,原本和睦的兄妹两人更是因为房产大打出手,老夫妻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现在距离那个故事还有五六年,冯楠目前自然不会是想要动迁分房才要将户口迁到娘家。
傅佩岚没怎么接触过冯楠,对她也不太了解,但毕竟做了多年邻居,多少也知道一些她的性格。据传冯家这位大姐素来是无利不起早,如此推算冯楠想要迁户口也一定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
只是目前冯家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又有什么能被冯大姐惦记呢?
傅佩岚想来想去,最可能的就是冯楠有心让儿子来娘家吃喝,省下中午那一顿餐费,顺便让冯妈妈帮忙接送和照顾。
当然,若是冯大姐成功落户冯家,一旦将来冯宅动迁,这事情还真是不好说了。不过此话并不适合傅佩岚一个外人来讲,即便冯霄不介意她插手冯家的事情,她一个未婚姑娘也管不着男朋友的姐姐。
更何况,她也没资格说冯楠,她自己家里还一堆烂事儿摆不平呢!想到这,傅佩岚不由得自嘲,她和冯霄这样合拍儿,莫非是因为两人的家庭属性太过接近?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八九十年代的一些情况,作者虽然查了一些资料,可是毕竟没有深入研究过,当时年纪也小,记忆有限,因此有些情节或镜头难免和实际情况有些出入,亲们如果发现了可以留言告知,或是直接将本文当成架空来看。其实,我写文的时候都是当成架空来写的~(@^_^@)~因为这样的背景会轻松许多~
☆、第二十三章 不能分开过
想到傅家,就难免想到自己消失无踪的录取通知书,傅佩岚更没心情理会冯家的事情。只是看冯霄这样纠结,她又有些心疼。
“你听冯叔冯婶的便是。”说到底,冯楠这件事情,关键得看冯爸爸冯妈妈怎么想。
“大嫂以前便不喜欢大姐,只是碍着奶奶和我爸妈才忍着。”冯霄叹气,以前冯楠自己来娘家吃喝拿用也便罢了,如今还要把儿子也送到娘家,也难怪冯大嫂不能容忍。
冯家虽然不太富裕,可冯楠作为冯家第三代的头一个孩子却是从小被冯奶奶冯爸冯妈呵护长大的。也正是因此,养成了她霸道爱掐尖儿的性子。在婆家不讨喜,在娘家更是凡事只想着自己。可偏偏冯大嫂也不是个能忍气吞声的,比起冯大哥的温吞憨厚,赵慧娴要精干许多,能吃苦又顾家,或许正是因此,才更加看不上处处想要依赖别人,自私又懒惰的冯楠。
冯霄虽然气冯楠不省心,可却更怨冯大嫂仗着肚子里的孩子给冯爸冯妈脸色看。不喜欢冯楠没关系,可她不该将对大姑姐的怨气发泄到公婆身上。如果不满意可以大家坐下来商量,又没人拦着她说话,做什么先摆出一副威胁的姿态来?别说在现阶段冯爸冯妈还没答应冯楠的要求,即便同意了,谁也说不出什么,冯家的户主是冯爸爸,他有绝对的权利作出任何决定。冯大嫂有本事便想法子让冯楠自己退步,如今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家里家外(种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