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卷 重识三国 第18章 宛城(1/3)
相比于还在寻找历史的高国,此时的李冰俨然已经置身在了历史当中。wkhydac.org
从新野到宛城,如果快马的话,一天就可以赶到。
不过李冰和来讷并不赶时间,途经育阳和棘阳两县的时候,还分别停留了一天。
在棘阳县城,来讷带着李冰前去拜访了云台二十八将中的两支后人,分别是细阳侯岑彭和全椒侯马成的后裔。
其中,承袭全椒侯马成爵位的嫡长房,从马成的孙辈马香开始,已经迁徙到了封国棘陵县。
留在棘阳的这支马氏,出仕者渐少,尽管依旧是棘阳县的大族豪强,却不能再称之为世家了。来讷也只是礼节性的前去问候。
而岑氏袭爵一脉则并未迁徙到封地——汝南细阳县,现在依旧是累世两千石的官僚世家。
此外,岑氏虽是勋贵出身,可一直在积极向经学世家靠拢,通过研究儒学、争取明经取士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这一举动是成功的,岑氏除了承袭侯爵的嫡系外,其他旁支中也频频出现了两千石的高官。
而将岑氏在这南阳世家中推向声望高峰的,也并非侯爵嫡系,而是党人八及之一的岑晊岑公孝。
在党人集团逐渐崛起的道路上,时任南阳郡功曹从事的岑晊,被南阳世家推举为对抗宦官集团的先锋人物之一,其威望权势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南阳太守弘农人成瑨。
时人半称赞半讽刺的流传着“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的故事,可见岑氏在棘阳乃至整个南阳郡的影响力。
两年前,听闻受党锢之祸逃亡江夏的岑晊已经病逝山野,来讷就曾代表来氏前来吊唁。
此次到访,来讷仍是在岑晊墓前哭得个稀里哗啦。让一旁跟随的李冰也不得不连掐大腿,挤出一些眼泪,连连感叹这个时代的党人集团,在民间影响力的强大和清议舆论的可怕。
今天是来讷和李冰两人到达宛城的第三天,由于宛城的世家太多,两人若是一一拜访所花费的时间恐需半月以上。
因此来讷就找到了在宛城与来氏最为交好的任方,负责邀请各大世家子弟和青年名士,一起在宛城最好的酒楼中,进行一场小聚。
来参加这场聚宴的总共有十余人,仍是以勋贵子弟为核心。除了来讷以外,还有七人是开国朝臣的后裔。
其中吴城、任方、任睇、朱泽四人分别是云台二十八将吴汉、任光、朱祐的后人。
卓简、李司两人则是汉明帝刘庄增补了四位中兴功臣后,变成云台三十二将中的两位,卓茂与李通的后人。
此外,还有节乡侯赵熹的后人赵平也来了,只不过并非袭爵一支。
除了这几位,世家出身的还有张盛,其祖上在西汉时就称得上郡之右姓了,六世祖张堪在光武初期的时候就是两千石的高官,历任多郡太守。
余下的几位都是如李冰这般作为陪衬的寒门子弟了。
让李冰郁闷的是,这些个家世显赫的世家子,我丫的怎么一个也不认识!
现在虽然通报姓名后勉强算认识了,可是在前世的历史中一个也没听说过啊!
这些世家子弟汉末三国的时候都跑哪去了?
若论先祖功绩,在座的当数吴城的祖上吴汉为最,毕竟在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
可整个聚会的节奏都掌握在任方手中,众人也隐隐以其为首。
尽管其先祖任光只是因为打了一次重要的酱油而跻身云台,但现在的任氏已是地道的经学世家,累世为官两千石的族人数量远超在座的其余世家。
其祖上任隗、任延都是东汉史书上留下传记的名臣。任隗更是与四世三公袁家的开创者袁安关系亲近,整个任氏已然成为了南阳宛城党人集团的支柱之一,也是汝南袁氏的重要盟友之一。
除了任氏以外,朱泽所在的朱氏,也已经从勋贵世家渐渐转为了经学世家,其祖上朱祐的同族朱晖,在西汉末时就入了太学,成为经学士子,现在也以经书传家。
朱泽的一位叔父朱野,如今正高居河南尹之位。
与之相对的,吴城、李司、赵平等人虽仍是勋贵子弟,但不是精通经学的儒士,族中高官朝臣渐少,俨然有些没落的影子,自然也就得奉任光为首。
此刻的任光正在向大家分享一则新闻:
“诸位仁兄可曾听闻?京中传来消息,那个何贵人,因为年前给当今天子生下了皇长子,现在他的兄长何进,也就是咱们宛城那个以屠宰业起家的小豪强何氏,即将入京被拜为郎中!”
“哼,一个小小的屠户之子竟然也能入京做郎官,真是有辱斯文!”纯儒身份的张泽不屑地说道。
其他人也是出声附和:
“若非宦官在朝,迷惑天子,何至于此!”
“母凭子贵也就罢了,这何进不过屠户之身,居然也能入京拜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回到三国的三个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