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4章 孟达的抉择(1/2)
孙资见皇帝问他驻守荆州的人选,他与刘放对视了一眼,又看了眼闭目养神的司马懿。
随后对曹叡拱手说道:“禀陛下,骠骑将军司马懿深通兵略,又曾带兵镇守过荆州,臣认为他比较合适。”
曹叡听了孙资提出的人选,并没有给出答复,转头看向大司马曹休。
听到孙资提议让司马懿前去镇守,曹休眉头一皱,此时见曹叡向他看来,似乎再问自己有无合适的人选。
曹休想了想,说出了自己心中的人选。
“陛下,臣认为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从弟,征蜀将军夏侯儒可镇守荆州,监视新城太守孟达。”
曹叡觉得以夏侯儒的资历应该很难镇守住荆州,看住孟达。
这事另一位中书令刘放起身说道:“陛下,臣认为还是骠骑将军比较适合镇守荆州。征蜀将军夏侯儒目前正驻守关西,而目前蜀军屯兵汉中,正蠢蠢欲动,此时调动前线大军于军心不稳啊。”
虽然他知道司马懿确实是镇守荆州的不二人选,但是他没想到两位中书令竟也不避嫌的异口同声的推荐司马懿,这让曹叡心中不禁警惕起来。
此时曹叡也不再坚持,便做出了安排。
“朕决定由骠骑将军司马懿出镇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征蜀将军夏侯儒接替裴潜为荆州刺史,主持荆州事务,参赞军务。着令裴潜还朝,另有任用。“
殿中诸臣听到皇帝的安排,觉得还是很稳妥,纷纷称诺。
不过曹叡此时强调道:“关于新城太守孟达一事,要先明面上稳住他,然后根据他的反应,暗地行动一定要迅速,孟达叛魏降蜀之事一经证实,便要迅速解决他,以免产生不利的影响。”
司马懿知道皇帝的这些话是对他说的,连忙起身回道:“臣谨记陛下之安排。一旦查实孟达暗通蜀国之事,臣必将以雷霆之击解决这件事,绝不给蜀国和孙吴任何机会。”
曹叡见荆州之事已经安排妥当,便对司马懿说道:“好,荆州我就交给司马公了,希望司马公不要辜负朕对你的厚望。”
“臣会牢记陛下的嘱托,必将御敌于境外,与夏侯刺史好好配合,将荆州一线牢牢稳住,以解陛下之忧。”
曹叡听到司马懿的话,见他这么上道,主动提及了夏侯儒,也就免了对他的暗示。
“那就等一切安排妥当,司马公便可以出镇宛城。”
最后曹叡为了安住司马懿的心,也算是对外放司马懿的条件,有当场宣布了一件人事任命。
“朕思量再三,决定户部尚书徐宣迁空缺已久的尚书省尚书左仆射,司马孚转任户部尚书,除黄门侍郎,掌管国家财政。原荆州刺史裴潜加黄门侍郎,即日起上任。”
此时徐宣与司马孚二人听到皇帝的任命,不禁大喜过望,起身谢恩。
司马孚由黄门侍郎转任为掌有实权的户部尚书,对于司马懿离开中央也变相是一种补偿。
等宣布完人事任命,曹叡便宣布了结束今日的议事。
——————
新城郡郡治,房陵县。
深夜,太守府中,孟达的书房里此时依旧灯火通明。
此时的孟达虽不知朝廷正在讨论如何处理他,但他这两个月以来也在思考着自己未来将何去何从。
前不久他听到诸葛亮率军屯驻汉中,心里就有些纷乱。
其实年初时,他就通过自己在成都的人脉打听到了蜀军即将北伐的消息。
那时的他觉得有些不可能,毕竟蜀军刚刚南征回来,他估摸着蜀军怎么说也得休息一段时间才会有些动作。
现如今没想到诸葛亮北伐之心如此坚决,竟这么快就屯兵汉中,这让他感受的了压力。
若是蜀军此时从汉中出兵东进,再联合吴军一起攻打新城,那么新城可就岌岌可危了。
“父亲,这么晚还没休息啊?”
正在思考未来之路的孟达看到进来的是他的儿子孟兴,便问道:“是兴儿啊,这么晚来是有什么事吗?”
“孩儿见父亲晚餐也没有吃,一直待在书房里,有些担心父亲,所以前来问候父亲。”
孟兴也知道自己父亲在担忧什么,自从父亲投靠魏国之后,看似风光无两,实则整日担惊受怕,生怕蜀国会起兵攻打新城,捉他回成都之罪。
因此这些年他不断讨好曹丕、尚书令桓阶、还有他的顶头上司征南大将军兼荆州牧夏侯尚,为的就是想稳固自己在魏国的地位,增加自己的手中的实力。
只可惜天道无常,短短几年内桓阶与夏侯尚先后去世,就连他最大的靠山曹丕也在去年英年早逝,这让父亲瞬间慌了神。
因为对新皇帝的不熟悉,父亲连先帝的葬礼都没参加,怕的就是被困在洛阳,不能再返回新城。
失去了手中的权力,那么自己无疑会成为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为父现在还不饿,我现在在思考咱们孟家的未来该何去何从啊?我观洛阳现在必不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魏风华:穿越三国之我是曹叡》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