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399(1/1)
只是第一轮而已,后面谁胜谁负,还说不清呢。”潘斌龙面色如常的回道。
“潘掌柜,这么跟你说吧,今年在杨总不参加鉴赏会的情况下,你平天阁还能拔得头筹,我就将这杯子吃了。”刘掌柜说着,端起一旁的茶杯。
一旁金龙斋的吴掌柜也是搭腔道:“老刘,那你恐怕是没这个机会了。”
面对刘掌柜和吴掌柜的一唱一和,潘斌龙直接选择了无视,将目光落在了舞台之上。
此时,主持人已经站在了舞台中央的位置,道:“第一轮慧眼识珠的比试就此结束,接下来将是第二轮比试。”
随着主持人话音落下,一名工作人员推着一辆罩着一层白色的帘子的餐车从会场门口走了进来。
随着这餐车被推到了舞台之上,主持人也是通过话筒,开口道:“请关灯。”
话音落下,原本还灯火通明的会场一下子暗了下来。
紧接着,两道探照强光灯准确的打在了餐车上。
映出了帘子里面摆放的一件古玩器物的清晰轮廓。
会场所有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站在台上的许太平,姜涛,李承三人更是第一时间抬眸看去。
透过灯光映射出的轮廓,可以大概判断这是一件高约50厘米。侈口、直颈、斜肩的器物。
两侧还各带着一个类似把手一样的环状物,至于更多的细节如何,描绘了什么纹饰,则一律看不清楚了。
“这第二轮隔帘观影也太难了. ....”
“是阿,除了大概能判断是一件瓷器外,别的啥也看不出来阿。”
“所以说,这一轮比得是三位鉴定师对古玩的了解,通过轮廓,样式,然后猜测这是什么年代,什么器物。”
在下面众人低声议论纷纷的时候,许太平三人都在聚精会神的看着。
其实,看到第一眼,许太平就断定出这是一件瓷器,而不是青铜器。
至于年代,就不是那么好判断的了。
因为宋、明、清都烧造过类似造型的瓷器,想要确定具体是哪一朝代,只能靠对古玩的阅历了。
转眼,五分钟便是过去了,整个会场也是一片安静,唯恐打扰到台上三人的判断。
这五分钟里,许太平一直在脑海中搜索着与之相关的器物。
“侈口、直颈、斜肩,那肩部置对称的环状物应该是双兽面耳,那么答案就只有一个了。”许太平心中暗道,随即拿过纸跟笔,写下了自己的答案,交给了主持人。
“这平天阁的速度这么快?居然第一个提交了答案。”
“肯定是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随便写一个呗。”
“我想也是,你看那李承和姜涛,还眉目紧锁呢。”
众人小声议论了起来。
等到许太平提交答案十分钟后,李承和姜涛这才将答案写 到纸上,递给了主持人。
主持人接过,将写着答案的纸交给了台上的五位评判员。
评判员将三人的答案看了一遍后,又小声议论了一番,最后纷纷点头,显然是意见达成一致了。
最后,津省瓷器专家杨静荣从座位上站起,朗声道:“现在,由我来宣布三位鉴定师给出的答案。”
“金龙斋的代表李承先生给出的答案是明代双耳大罐。”
“玉龙居代表姜涛先生给出的答案是明代双耳罐。”
“平天阁代表许太平给出的答案是元青花双兽耳大罐”
“至于正确答案如何,让我们掀开罩在餐车上的白布吧。”
ps:“求鲜花”“求月票”“求打赏”“求评价票”.
第295章
随着杨静荣话音落下,整个会场的灯被打开。
与此同时,一工作人员也是将罩在餐车上的白布给完全掀开。
古玩的真容也是显现在了众人面前。
那是一个高约50厘米,造型为侈口直颈,斜肩鼓腹,肩腹交界处置对称的双兽耳,下为矮圈足。
通体以青花作画,绘有花纹6层。盖绘莲瓣和金线纹各一周,颈绘波涛纹。
肩部连续仰莲瓣纹,瓣中填绘杂宝,肩腹交界处绘二方连续缠枝纹,腹部主题纹样为缠枝牡丹,以6朵盛开的牡丹花为中心,枝叶缠绕其间,婉转多姿,仪态万方。
下腹绘卷草和仰状莲瓣纹。整个画面纹饰富丽繁密,层次分明,线条活泼流畅。青花色泽浓艳,优美精致,格调高雅,给人以恬静舒适、赏心悦目的感受,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承和姜涛看到了这器物后,脸色都是微变,而后深深的看了一眼许太平。
因为他俩知道,这一轮比试,他们都输了。
而与此同时,杨静荣也是缓缓起身,声音通过话筒响彻了整个会场:“这件器物,乃是从明初大将汤和墓中发现的,是蚌埠博物馆的镇馆
不想错过《重生:从鬼市捡漏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