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重生:从鬼市捡漏开始 > 分卷阅读90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90(1/2)

目录
好书推荐:

然停下了脚步,因为脑海中那种得宝的感觉出现了。

对于这得宝的感觉,许太平到现在总共就出现过三次,一次是钧窑挂件,一次是陶鹰鼎,还有一次就是金农的《钟馗图》。

可以说,这感觉一出现,必得宝。

没有任何犹豫,许太平的目光落在了摊位上。

只见这摊位上就一幅用红绳绑着的卷轴。

这卷轴表面的纸张已经微微有些泛黄了,想来有些年岁了。

许太平蹲下身子,朝着那年约四十左右的摊主开口道:“这画卷我能看看吗?”

“当然。”那摊主很是痛快道。

随即许太平拿起画卷,解开红绳,轻轻将画卷给打开。

这画卷并不长,全部摊开之后,纵长30厘米,横长只有50多厘米,而且边缘处好像还有被裁减过的痕迹。

看着画上的内容,许太平整个人愣住了。

这是一副水墨白描画,画中是一人牵着一匹马。

画里的马和人从形态到神情,从毛发到眼神,线条精妙,手法精炼到位,特别传神。

马背上那一笔起伏,凸凹有致,笔力稳健,一笔就将马背的肌肉给绘画出来了。

而且在马后还有题笺。

‘元祐元年十月十四日,左骐骥院收于阗国进到满川花,五岁四尺六寸’

“这...这是五马图残卷——满川花?这题笺的是黄庭坚?”

许太平能感觉自己的心跳在剧烈的跳动着,虽然极力在克制,但那股激动,还是让许太平难以抑制。

《五马图》可以算得上真正的国之重宝,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是天朝文明的永久标鉴。

在历史上传承有序,历代著录清晰可信,从北宋,南宋,元,明,清,一路下来,它都有记录。

画的是北宋哲宗元祐年间,西域进攻的五匹马。

画卷共分五段,每段都画一人牵一马,装裱成手卷。

五匹贡马,马名依序是“风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第五匹马佚名,经考证可能为满川花。

之所以是可能,后面有说明。

这五匹西域贡马,都属于北宋的皇家马厩,左骐骥院和左天驷监。

《五马图》主要起着记录的作用。

因为古代没有其他图像的记录方法,所以就用绘画客观的记录下历史的情况。

而画这幅画的人叫李公麟,北宋人,字伯时,号龙眠居士。

李公麟的父亲李虚一喜好丹青,有不少古代画迹的收藏,李公麟自幼受家庭熏陶,耳濡目染,以绘画为乐。

而且此人练就了一手让人称绝的白描功力。

所谓‘下笔如有神。’

这就需要一个人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线条表现。

所以李公麟有一称号——白描圣手。

ps:“求鲜花”“求月票”“求打赏”“求评价票”.

第76章

白描就是纯用墨线勾勒,不加颜色的渲染方法。

肯定有人会问,那白描和素描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在天朝的古代根本就没有素描的概念,只有白描。

在以前,画家比较的都是线条,而线条就是~白描的基础。

一条线画下来,线的准确度决-定了画的水平。

素描是表现光影的,起源于西方。

这对天朝人来说,不重要,所以天朝画和西洋画最典型的区别就是线。

在近代,线条好的画家,就那么几位,南方就是张大千,北方就是徐操。

只是两个人谁都不服气谁。

于是就提出比画线。

画线画什么呢?

用毛笔画一个圆,要求粗细都得一样。

这可很考验一个人的画工。

于是,两人拿着毛笔,宣纸,开始画了起来。

只是两人一笔就是一个圆,且粗细都一样,根本分不出高低。

当然,这个故事也是许太平以前道听途说的,当不得真。

但是,这故事中强调了线条在天朝绘画中的重要性。

而天朝画的精神就是这线。

而《五马图》就是靠线条表现,纯艺术的创作。

这就是李公麟厉害之处。

他只用线条勾勒轮廓,看似寥寥几笔,实则生动传神,画的栩栩如生。

毫不夸张的说,这《五马图》算是李公麟在天朝绘画中白描成就最高的作品了。

大诗人苏东坡就用诗句评价过李公麟画马的功力。

‘龙眠(李公麟号龙眠居士)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

用画骨来表达李公麟画马出神入化的境界。

而李公麟画马出神入化的本事,曾纡曾在跋文内记载。

‘异哉,伯时貌天厩满川花,放笔而马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从鬼市捡漏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