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百二十四章 塞外秋围(1/2)
张旭此次回到燕京,住的时间很长,除了长期保持同阿刺知院的交易,大多时间都在陪着朱见深打麻将、游玩。
景泰皇帝虽然时常埋怨张旭动作迟缓,不过两个人事先约定好了三年期限,如今期限未到,他也是无可奈何。
终于来到这年秋天,从蒙古高原上传来一个令人关注的消息:
也先经过一番征讨和磋商,终于获得了蒙古诸部的认可,自立为蒙古大汗,号称天圣大可汗,建号添元。
景泰帝朱祁钰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立刻召见了他的亲信大臣商议国策,其中也包括不被视作亲信的张旭。
这场朝会,倒是以张旭为主角,张旭对此并没有太过在意,但是也觉得自己该有所表示,于是提议道:
“微臣打算趁着秋高气爽,陪同沂王殿下去乌兰布统草原狩猎,顺便打探虚实。”
听到这话,群臣都是一愣,转过头诧异的看向张旭,显然觉得带一名十来岁的孩子去猎场,有些荒诞。
朱祁钰略顿了顿,点头表示同意:
“爱卿的主意不错,以沂王狩猎之名前往塞外草原,足矣打消瓦剌人的疑心。”
“既然如此,微臣立刻前去准备。”张旭应道。
“朕马上给沂王下旨,命其随爱卿北上秋围。”朱祁钰干脆的回答。
早朝结束以后,张旭径自返回家中,做出行的准备:一面打发刘东去给阿刺知院送信,说明秋围的事宜,请阿刺知院出兵保护。
当然,张旭并不会完全依靠阿刺知院,他又打发小毛子回杭州府,招来山蓝公主以及留在万寨港的老迷糊和丁三合。
直到所有部下到齐之后,张旭才开始动身启程,虽然只是围猎,张旭却按照战时状态做的准备。
由于朱见深随行,所以张旭特意准备了一辆马车,他和朱见深一起坐在车上赶路,其他随从则每人配备了两匹军马,一匹负责载人,另一匹负责背负弹药装备。
此次乌兰布统之行,除了张旭的十名兵将以外,还额外带了山蓝和她的两名女兵。
张旭的所有部下,每人配备了一门迫击炮、四枚手雷、一柄短刀,以及长短不一的枪支和相应弹药。
张旭先前曾经给了山蓝短枪,这主仆三人并没有接受过精确射击的训练,因此张旭这次教了她们迫击炮的瞄准方法,把她们都划入进炮兵序列。
沂王朱见深,奉旨随张旭北上,身边也只是带着两名小太监而已,坐上马车之后,便显得有些不安。
“殿下是害怕了?”张旭笑着问。
“听说去瓦剌很危险?”稚嫩的声音询问。
“如果是打仗,肯定很危险,不过咱们是去打猎的;这次瓦剌之行,对于殿下在朝中声望大有好处,即便有些危险,也值得。”张旭笑着回答。
“我懂了。”
张旭行军的速度并不快,每天只走一百里,便停下来安营扎寨休息,看上去倒是更像出门旅游。
五天之后,一行人来到乌梁海草原腹地,相距他们要去的乌兰察布已经不是很远。
阿刺知院亲自带着一队蒙古兵前来迎接,同张旭和沂王朱见深分别见礼。张旭笑呵呵的问:
“知院大人,听说如今也先国师继任了大汗之位,看来您高升的机会已经到了?”
“托将军的福,本官驻扎清平镇,保障了大汗所需的盐铁粮草,也算有些功劳。”阿刺知院回答。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知院大人可是功勋卓著。”张旭说完,看了眼马青,打算让他引经据典一番。
“将军此言有理,当初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拜萧何为相,萧何的职责,就是给高祖筹备粮草。”马青附和道。
阿刺知院闻言,脸上也显出几分飘飘然的神情,点头应道:
“本官正打算上书大汗,讨个国师的职位,犹豫之际得到将军点拨,日后做了国师,定然要重谢将军。”
当天,众人在阿刺知院安排的蒙古包里休息,晚上又举行了一场篝火宴会,阿刺知院派人做了烤全羊,招待张旭一行。
第二天,他们继续启程,前往乌兰布统草原,从乌梁海到乌兰布统,都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放眼望去天高云淡。
朱见深看到这景象,也是颇为兴奋,骑在马背上,尾随着张旭一起赶路。
阿刺知院的心思很重,他率领一小队蒙古骑兵,在后面跟着张旭等人,只是冷眼旁观,很少出言讲话。
张旭倒是满不在乎,一边赶路一边跟朱见深说笑。
这天同样只是走了百余里路程,便已经来到乌兰布统。
阿刺知院命人安营扎寨,众人便留在此地暂住。刚刚安顿下来,张旭便带着沂王朱见深一起出去跑马围猎。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始终保持着同样的生活状态,尽管两个人的骑射技术都不怎么样,但是每天多少也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流落大明:从炮灰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