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十三章 九龙仓大战(中)(1/2)
网站最新地址为 www.22ff.c露b
李黄瓜生于广东潮州,1939年来到香江投奔舅父,当过学徒工,干过推销员,1950年,创办长江塑胶厂,靠着生产塑胶花开始发迹,之后投身房地产开发,成为香江富豪。
李黄瓜有过人的经商头脑,总是能敏锐地把握住商机。房地产开发的丰厚利润,让他已经看不上生产塑胶花、塑料玩具这些传统制造业,他开始不断寻觅拿到更多优质、廉价的土地。
九龙仓严重被低估的股票、巨大的升值空间、同时相对分散的股权这些都为收购提供了良好的资本环境。
经过缜密的分析判断,李黄瓜开始对九龙仓下手。
1978年,李黄瓜旗下的长江实业以分散户头的形式从散户手中大量买入九龙仓股票,到9月份已掌握了九龙仓18%的股权,与第一大股东怡和的持股数已相当接近。
尽管李黄瓜竭尽全力低调收购,但还是引起了散户和怡和财团的注意,怡和洋行随即向英资靠山汇丰银行求助,当年8月汇丰介入九龙仓争夺战,9月股价被推升至46元/股的历史高位。利润空间被极大的压缩,同时汇丰银行老总沈弼亲自向李黄瓜施压,李黄瓜无奈选择收手。
但是到嘴的肥肉不甘心就这么放弃,李黄瓜思考分析了几天,终于被他想到了一个一石数鸟的办法,他转而向老船王包玉刚求助。
20世纪80年代中期,即使李黄瓜已经坐上香将首富的宝座,可真论起实力来还比不上包船王,更何况在声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
世界上能称呼为船王的有不少,比如希腊那位娶了肯尼迪遗孀的,还有董家等,但据1977年吉普逊船舶经纪公司的记录,世界七大船王排座次,包玉刚稳坐第一把交椅,拥有船只200多艘,总载重吨位超过2000万吨,睥睨群雄。
由于爆发中东石油危机,西方各国纷纷自行开采油田,航运业开始萎缩。
有鉴于此,此时的包船王正在大量抛售航运船只,准备套取现金抢滩登陆,投资新产业,香港百业中前景最诱人的房地产正是他的首选,双方一拍即合。
1978年8月底,双方在中环的文华酒店秘密约见,并达成协议,李黄瓜把手中的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以三亿多的价钱,转让给包玉刚。
包玉刚则协助李黄瓜从汇丰银行承接和记黄埔的9000万股股票,李黄瓜这一倒手,不仅多赚了6000万元的现金,还获得了包船王的人情,由此开始向超人迈进。
1978年9月5日,包玉刚公布他以及其家族已买入了20%左右的九龙仓股份。
但战事并未结束。12月7日,怡和财团的另一家子公司置地公司宣布购入怡和证券所持的九龙仓股份,这一买入使置地公司持有的九龙仓股份上升至20%,数量与包玉刚十分接近。此后双方在得力人士的调和下,表面上暂时偃旗息鼓,但双方暗地里仍在持续争夺九龙仓的控制权。
阎解旷前次的介入,已经引起相关方面的注意,但他的资金数量有限,而且没多久他就鸣金收兵了,因而没有激起多大的浪花。
这一次,阎解旷准备重拳出击,亲自跟随林海岳来到交易大厅,随时掌握实时情况,此外,他还将华成电子新招收的接待员周丽珍也调了过来跑腿。
“阿岳!今天股票市场行情怎么样?”阎解旷在林海岳的安排下,进了一间大户室,看到林海岳出去打探行情回来,随手端起阿珍给泡的一杯绿茶,递给他。
林海岳接过,喝了一口茶道:“阎生,今天大盘阴跌态势继续,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大半个月了。九龙仓的情况稍好,上涨到50块左右,就增长乏力,盘整了差不多快一个月了,一直围绕着50元股价,上下一两个点浮动,现在市场上52元以下的九龙仓股票大约有30万股。”“全部吃进,另外将我和大哥个人账户上的股票,同样以52元的价格,全部交易给银河投资公司的股票账户。”
这样一来,阎解旷之前的交易,总共卖出1560万元。扣除1000万的配资和两个月的利息20万,以及交易费用2.76万元,还可剩余537.24万元,这一波净赚330多万。
阎解旷给了林海岳1万元奖金,将6万多元零头留下,账户剩余530万,加上银河投资的270万,总共800万。
阎解旷将个人账户中的180万元,通过离岸公司打进银河投资,这样,银河投资的资本金达到了800万元。
保险起见,阎解旷将银河投资和个人账户的配资额度都设为十倍,加上800万本金,也就是8800万全部投进股票市场。
有了10个点位的亏损额度,再有三个账户的相互支撑,除非资本大鳄出手,要不然想要爆仓都难。
如果真遇到那种情况,他还可以求助娄家,他不介意弄假成真,真把它吃下来,就算炒股炒成股东,他也认了。
哎!离1亿这个小目标还差了那么一点点。想起另一个时空的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从火红年代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