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三章 电器服务部(2/2)
暂时顶一阵子。
“美酒飘香声飞,朋友啊请你干一杯,请你干一杯。胜利的十月永难忘,杯中洒满幸福泪。来来来……”
又是一年开学季,阎解旷跟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踏进了华清园,人们的穿着跟前两年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小姑娘,前几年不是绿军装就是蓝工装,裤子也是直筒裤,这会却已经有人穿上了碎花裙子。
毕竟是研究生,阎解旷这次分到的是四人宿舍,简单整理了下床铺,四人坐下聊了起来,年龄最大的郑仁通来自东北,已经三十二了,老二杨建强二十八,湘南来的,阎解旷是老三,老四胡高峰来自羊城,才二十三。
阎解旷又重新开起了刷书练武模式,没多久又被学校招进各个研究小组里,这下可就没时间做天线了,而且之前剩余的电子元件也早没了,后面都是从各个百货商店、五金商店等地买的,跟当初攒自行车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很不方便,还不安全。
阎解旷很快想到一个解决办法,他打了份开办华清大学电器服务社的报告给系里,他在报告里列举了三点好处:一是可以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二是可以帮助附近的居民,方便他们维修电器;三是用赚来的钱补贴下参加服务社的困难同学,适当改善困难同学的生活状况。
这会上大学除了个别类似师范等学校和专业,已经不发工资了,困难学生可以申请补助,不过钱不多。
报告上去后,很快得到了校领导的支持,并让他具体负责服务社的事宜,学校还专门拨出1千块钱和几间房子给服务社。
服务社就开在校门口附近,阎解旷在刷书做实验之余,基本上都呆在服务社做天线放大器,他以服务社的名义购买电子元器件,还能节省些成本,又以每件一块钱的价格,喊上舍友帮忙,除了核心的真电路板外,其他的都让他们干了。这下虽然在保密程度上有所欠缺,但基本解决了天线的生产能力问题,还能将他自己解放出来。
这一阶段全社会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各种问题的大讨论,大学校园也不例外,甚至更加热烈。阎解旷时不时看到一群人在教室里、操场上在进行激烈的辩论,几方各自从不同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这场大辩论最后随着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而迅速降温。
除此之外,大学里还出现了各类社,诗社,也出现了一些好的作品。
这一年,国家派出代表团出访普国、霓虹等国家,考察他们的工业发展和科技成果,由此看到了我们和他们存在的巨大差距,只有奋起直追,才能迎头赶上。
年底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从此共和国这条巨龙,走上了经济腾飞的快车道。
不想错过《从火红年代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