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十七章 回师救援(1/2)
由于**城内发生的事太过突然,就连离**不远,身在真州的也先帖木儿,竟然也不知道其中变故。
几日后,发现瓜步镇突然出现大量张士诚部水师,正在向**城聚集,也先吓了一跳,赶忙派人把这个消息,分别通知给了金陵的郭洺,以及正在扬州境内的花云等人。
花云离真州较近,得知此事后大惊,忙将前线的郭家军众将聚集到帅营,商讨对策。
“各位兄弟,真州也先来报,几日前发现大量张部兵马,悄悄乘船从瓜步镇登陆,正在向**靠拢,你们看应该如何是好?”
听闻后方有变,众将先是眉头紧锁,随后一个个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
缪大亨率先开口道:“如此看来,张士诚是打算趁我军后方空虚,出兵奇袭**,我等应立刻挥师回援才是。”
“缪将军说得对,**城东临真州,背靠滁州、和州,不可不救。”
“没错,若不回师救援,一旦**城被对方夺去,我等不但退路被断,还会面临前后夹击的风险。”
听了缪大亨的话,众将纷纷点头附和。
此刻的众人,并不知道**城的李鉴趁发动兵变,勾结张士诚之事,还以为**城仍在自己这边人的手中。
“**的确应该救援,但我们六万多人,若同时拔营,动作太大,难免会吸引张士诚发兵追击,陷入被动……”
冯国用性子稳重,思索了一会儿,提出了和众人不同的看法,“我看,大伙不妨先整军撤回扬子,再从扬子撤回真州城,然后再徐徐回援**。”
平心而论,这个建议无疑是最稳妥的,真州城城池坚固,城内还囤聚着不少粮草,就算**那边真出了什么事,众人还能撑一段时间,不至于因为缺粮而军心涣散、不战自溃。
然而一旁的江黎闻言,却连连摇头道:“不行,不行,照你这种法子,我们何时才能赶到**?”
“**城内,如今只有不到八千兵马,随时有失守的风险,如何耽搁得起时间?依我看,我们还是得全军拔营,昼夜行军,以最快的速度回师,不可稍作停留!”
其实江黎之所以反对冯国用的提议,主要还是担心父亲江源,以及义兄李鉴等人的安危。
“江姑娘说得对,**危在旦夕,我等确实不该耽搁时间。”
“我认为冯总兵说得更有道理,此事事关重大,必须从长计议,不可鲁莽。”
听罢冯国用和江黎的话,众将又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好了,大伙不要吵,都听我说。”
见众人争论不休,营帐正中央,身为一军主帅的花云,忙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话说自从上次被董抟霄设计击败后,如今的他,心思已比从前细腻了许多,思索许久,最后对江黎道:
“江姑娘,俺这里派耿君用将军,率本部一万兵马,加上你麾下的五千兵马,合兵两万,先马不停蹄赶往**,试探敌锋,其他弟兄在后方陆续跟上,伺机而动,你觉得如何?”
“如此甚好,小女子谢过元帅了。”江黎并非那种无理取闹之人,听了花云此言,捏着鬓角想了想,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抱手向对方称谢。
…
金陵城西,玄武湖火器作坊。
“不错,不错,这玩意儿若真能捣鼓出来,本公子以后可以高枕无忧了。”
听着耳畔叮叮当当金铁敲击的声音,望着车床周边,热火朝天替自己打造火器的工匠和学徒,郭洺的心情十分舒畅。
这一个月来,经过他持续不懈的努力,在绘制了上百份图纸,让工匠们打造上百支报废样品后,关于燧发枪的研制,如今终于取得了质的突破——
别的不说,起码靠燧石撞击铁砧,点燃药室里引火药的问题,已被成功解决,这就意味着,接下来打造出燧发枪,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只是还没等郭洺高兴多久,冯国胜便将长江北岸,张士诚水师从瓜步镇大举登陆的消息,带到了他的耳中。
“公子,也先遣信使来报,张士诚的水师沿长江西进,已攻占瓜步镇,正在向**城靠拢。”
“什么?什么时候的事?对方来了多少人?”
“这是十天前的事了,至于对方来了多少兵马,还不清楚,不过据也先说,恐怕不在少数。”
“啧,这张九四,还真会挑时候啊。”
得知张士诚的水师大举进犯,郭洺咂了咂嘴,心中顿时忧虑起来。
此刻他麾下的巢湖水师,除俞通海留下了几百支小船,在太平路当涂县北岸驻扎外,其他的都不在长江水面,而是在廖永安、张德胜等人的带领下,随徐达、胡大海、常遇春南下,南下征讨元朝江浙一带的州府去了。
换句话说,现在郭洺手头,不但没有一支可用的水上力量,就连把南边大军运送到长江江北的船只,都很不够用。
“如此重要的消息,为何今天才传到我这里?若是早几天得知此事,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皇帝不姓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