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052:胆量(1/3)
网站最新地址为 www.22ff.c露b
雷鸣带着张兴张旺向中军都督府走去。
中军都督府位于正阳门大街与长安街的交叉口西南侧,三联开大门,开向东侧,其南边依次是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和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则在中军都督府的西边的另一个街道上。
此时,巩永固和刘文炳正在中军都督府分派各路守城人员。
前面已经说过,五军都督府的职能是统管全国的军事工作,在永乐时期,五军都督府的权力最盛,其后,权力逐渐移交给了兵部,最后成了有名无实的挂名机构。凡在这里担任职务的基本上全是皇亲国戚,中军都督府最高长官左都督不是别人,乃是刘文炳的弟弟刘文耀。
刘文炳,字淇筠,京郊宛平人,其姑姑不是别人,乃是崇祯皇帝的亲娘孝纯皇太后,因为这层关系,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基时,刘文炳的爷爷刘应元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朱由检便封了刘文炳的父亲刘孝祖新乐伯爵位,崇祯八年,刘孝祖病故,九年,刘文炳袭爵新乐伯,刘文炳的大弟刘文耀同年被封为中军左都督,小弟刘文照被封为前军都督同知,刘家哥仨,皇帝的亲老表,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由于雷鸣在早朝上讲的很明白,内阁扩大会又进行了具体的分工,所以,各项事务办起来非常的快捷。
全城动员不是小事儿,按照每家每户出一个人守城,一下子就能召集到七八万人,这个数还是因为几次瘟疫造成人口大量减少的情况下的数。目前,北京城的居民人数比前几年少了一半,只有五十来万。崇祯初年,北京城的常驻人口曾经达到一百二十万。
官员们不愧为最聪明的人,办起差事来很有章法,官员们直接到了各个坊间,连同召集守城青壮、征兵和召集后勤人员一块办了,就地登记造册,发放银两,安排后勤人员具体差事。
犹如后世的街道办一样,明朝各地不论城镇还是乡村都建有地方性管理机构,京城按区域划分三十六坊,内城二十四坊,外城十二坊,每坊设坊正一人,坊副二人,负责管理本坊事务,坊下设亭,亭下设里正,每个里正管辖一百一十户。
和后世不同的是这些地方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属于国家在编人员,自然也不拿工资,除了坊正、坊副,其它的坊内跑腿打杂的全都是本坊居民按规定轮流出公差的,而担任坊正、坊副的人基本上都是本区域内德高望重的人,很多人曾经是朝廷的官员,还有的是勋贵,号召力很强。
三十六坊有大有小,大的坊能够征集到三千来人,小的坊也能征集到一千好几百人。
不管大小,兵部每坊编一大队,由坊正委派人担任队长带到中军都督府领受任务,其中不管是报名参军的还是没有报名参军的先在一起守城,约定守城结束后,报名参军的留下,没有报名参军的回自己家。
各部寺派遣的官员全都集中到了中军都督府,每来一队人马,巩永固便接受人员名单,然后指派官员带领这队人马到指定的地方守城。
一切很匆忙,却忙而不乱。
雷鸣走进中军都督府,便看到院子里站着上百的官员,这些官员都比较年轻,大多都在四十岁以下,从胸前的补子图案上看有的是文官,有的是武职,还有很多胸前没有补子的,显然是没有品级的各部寺差人。
许多人的级别超过了六品,凡是六品以上的官员都参加了早朝,所以,这些人都认识雷鸣,看到进来的雷鸣,官员们急忙整队,然后给雷鸣行礼,“王爷好!”
“大家好!”,雷鸣抱拳还礼。
没有人敢稀里马哈,个个态度十分恭敬,参加早朝的官员就不用说了,早就见识了雷鸣的手段,这王爷非同寻常,不仅领兵打跑了流寇,还雷霆万钧的处置了几个祸国殃民的大奸,那个不是由衷的佩服。
那些不够上朝资格的官员也早从其它的上朝官员的口中知道了早朝的情况,个个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看着雷鸣。
“大家忙吧!”,雷鸣知道这些都是等待领兵守城的官员。
“王爷是来找巩驸马和刘爵爷的吧?”,副兵马司姚成恭敬的问道。
“是呀!”,雷鸣答道。
“他们都在大堂上。”,姚成指了一下都督府正堂。
这中军都督府很大,进院正面便是一排六间大堂,后院还有二堂、花厅、签押房、会客室、兵器库、马厩等。
“谢了。”
雷鸣刚刚答谢完,一个四十来岁的壮汉走了过来。
进门时,雷鸣便看到了除了来领受任务的一群官员外,旁边还站着一群穿着百姓服装的人,这些人的身体都相当的健壮,用孔武有力来形容也不为过,就是不知道这些人何以也等在院子里。
“后军都督同知杨镇见过王爷!”,那个四十来岁的壮汉十分的恭敬。
“你是?”
姚成知道雷鸣刚刚来到京城,谁也不认识,便上前主动的给雷鸣做介绍,“这位不是别人,乃是先朝荣昌大公主的叔侄杨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愚人节之第四度空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