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三上花萼山寻灵药,萼贝解瘟疫(1/2)
.
志远回到周杰处,赶紧就把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他。书林、周杰听到事情有了眉目,也是颇为欣喜,两人决定事不宜迟,立即出发寻人,他俩带了三四个伙计,挎上干粮带了弯刀就上路了。
话说这花萼山离县城足有百来十里的路程,冲天耸立的五座高峰,状若五瓣花萼,故名花萼山。这山地势奇险,望之惊心,不仅有壁立千尺的悬崖峭壁,也有无数大大小小落在崖底的‘漏斗’,落水洞遍布峰岭之间的宽肩部,洞口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深不可测,投石闻洞,听不到回声。以前山民下山赶场买东西,往返就要走三天,也正是此地偏远难行,虽然年年征战,但各路人马都不愿意涉险上山,搜山的人马全都敷衍了事,因此项氏一族人才躲在溶洞中侥幸存活。
出发第二日下午,周杰书林几人就来到了山谷口,只见右岸玄天观,壁立千仞,不可仰视,裸岩熠熠,居中劈掉一半似的;山顶有庙宇,立于崖畔,如悬天际。当地民谚道“陕西有个钟鼓楼,半截伸在云里头;四川有个玄天观,离天只有三尺半”正是对此地的概述。左岸鸡冠寨,隆起云中,形若鸡冠,峭岩赤壁列阵,猿猴不可攀,自古就是天然要塞,寨墙、寨门遗迹犹存。两人见此心里暗道不好,这么险恶的山势,一个不留神可能就会粉身碎骨。
一行人小心翼翼地上了山,摸索着行进。此时山中已是凯凯白雪,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多少年了,从来没有惊醒过,茫茫山林,看不到丝毫人烟活动的痕迹。一行人无不感到绝望,晚上找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山洞,就在洞口生了火,准备休息,这时,周杰叹道:“这山里,别说人影,连个狗影都没有瞧见,我觉得这么找下去不是办法,我看最好还是先下山,问问周边村落人家再说”,大家都觉得有道理,于是,一行人第二日赶紧下了山,寻到了山脚下一个村落。
这村里倒是有接触过山上人家的老人,那老者告诉一行人:“那山上气候恶劣,本就不适合人居住,再加上地势险恶、土地贫瘠,根本就找不到巴掌大的平地,村民也只能在陡坡石隙、捧土之地上种些土豆红薯玉米维持生计。很多人家平时也就一天吃两顿,家里也仅有一条遮羞的裤子,谁出门谁穿,因此山上人过得极为穷苦,很多人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偶尔他们也会派一两个人下山,采买食盐、铁器等必须生活物资,但都是拿动物皮毛、土豆来交换,包括你们要找的那个萼贝。这冬日里,全村人几乎一天只进食一顿,其余时间都窝在被窝里睡觉,好节省些吃食,那被窝也只是一堆玉米剥下来的壳。大雪盖着屋顶,又见不到烟火,你们自然是找不着。”
周杰、书林听老者说这花萼山就产萼贝,自然喜出望外,就求着那老人带路上山。这老者却指着自己的病腿告诉众人:“前两年打猎我把腿摔瘸了,翻不了那冰天雪地的山沟,但是我家有一条猎狗,几年前曾带着上过那项家坪,应该识路,你们牵去让它带路就是了”。众人大喜,赶紧谢过了老者就牵着猎狗又上山了。那猎狗颇为机灵,见到一行人拉着它上花萼山,自然就知道是要去项家坪,于是带着一行人按着之前老猎人上山的路线边走边嗅着,时不时还抬起后腿洒上一泼狗尿,偶尔遇到几只野兔,就狂吠着想追过去,书林赶紧拉回来喂几块干粮继续上路。这狗体力颇好,行走起来速度极快,众人一路上累得气喘吁吁,它却没有丝毫停下的意思。就这样到了第二天中午,终于看见了几间土坯茅草房,看来是找到人家了。周杰、书林赶紧整理好衣物,敲响了村里最大一户人家的柴门,不用说这必是族长家。
只听屋里传来几声:“谁呀?有什么事吗?”,周杰立即答道:“我等是在太平县城开铺子的,此次县城遭了水灾,周边乡邻又感染了瘟疫,咳嗽不止,需要采买一批萼贝灵药,好救乡邻于水火之中。此次多亏山下老猎户的猎狗带路,才寻着你们。”等了好一阵子,才见一个满身补丁的中年男子出来开门,这男子将一行人迎进了屋里。书林看了一眼,屋里只有一张木桌,几条板凳,火炉前并没有生火,想必这之前一家人都在睡觉。果然一大堆玉米壳里,窝着一家老小,一老者慢慢爬起来作揖道:“我是这项家坪的族长,听说你们要买萼贝,可是这萼贝只有在夏末时节才能采挖,此时冰天雪地并不是采挖萼贝的季节啊!”,周杰、书林二人顿时急得团团转,哀叹不止:“这可如何是好?乡邻们还等着救命呢!”,这时这老者说道:“如果你们能多背些布匹、棉花棉被这些物资上山来,我就通知族人,冰天雪地里去给你们挖萼贝!”,周杰眼见有希望,赶紧说道:“这有何难?我马上下山去办此事,只是乡邻民病情危急,大家可否先行动?”,这老者却摇头不语,貌似有苦难言。见此,书林周杰赶紧带人下山采办物资。
当第三次带人背着物资爬上这崎岖险恶的花萼山,即使是周杰这么精壮的小伙子,也感到精疲力尽,他们不仅带来了众多的布匹、棉花棉被,也带上来了食盐、大米。这项家族长看到如此丰厚的物资,也是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川东往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