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我在隋朝当太子 > 第4章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第4章

次日早朝,百官依次站在含元殿内等候隋帝杨广。

身为监国,杨恪自然站在了百官之首的位置。

“陛下驾到!”

没多久的功夫,长秋令李庚尖着嗓子喊出了声。

杨广在太监的拥簇下,缓缓地走到龙椅旁坐下。

“众位爱卿,今日可有什么奏本吗?”

杨广的声音透着慵懒,脸上也挂着疲倦,显然昨夜又是梅开好几度。

唐国公李渊率先开口:“陛下,臣有本启奏。”

“讲。”

杨广很是随意的挥挥手。

“陛下,去年河南淅阳郡大旱,朝廷派了几次赈灾粮,可灾情仍旧不减。”

“淅阳郡太守李宏奏请朝廷,调拨粮草用以赈济灾民!”

大业三年,杨广设郡、县两级分管天下,郡设太守一职。

这个淅阳郡太守李宏,便是出自陇西李氏丹阳房。

算起来和大名鼎鼎的战神李靖系出同门。

“灾民?”

杨广一听这两个字,眉头便拧成一个川字。

向来善于察言观色的许国公宇文述,此时站了出来。

“唐国公,眼下大军出征高句丽在即,大批量草需调配给大军使用。”

“去年郡县进贡的粮食,朝廷尚且不够用,哪儿还有多余的粮食调拨给他们?”

“不就是区区几个灾民,把他们赶到其他郡县,让他们自谋生路就好。”

“若是坏了陛下开疆拓土的千秋大业,那他们就是千古罪人!”

宇文述一向与李渊不和,而且说话圆滑,善于讨杨广的欢心,深得隋帝信任。

甚至与光禄大夫苏威、黄门侍郎裴炬、内史侍郎虞世基与御使大夫裴蕴并称“大业五贵”。

“许国公此言差矣,救灾如救火。”

“百姓流离失所,陛下贵为天子,理应救万民与水火之中。”

李渊可不是真的为了赈灾救民。

他之所以将淅阳郡的灾情上报,一是打算拉拢出身陇西李氏丹阳房的李宏,另一方面便打算中饱私囊,暗中积蓄力量。

宇文述冷笑一声,撇着嘴说道:“唐国公,区区刁民,打发了便是,何须劳烦陛下?”

“若是因此东征高句丽失败,唐国公可担得起罪名?”

眼看着出身关陇门阀的李渊和宇文述针锋相对,朝中其他官员纷纷暗自偷笑。

“你......”

李渊还想反驳,却被隋帝杨广制止。

“好了好了,不要再吵了,吵得朕的脑袋都疼了。”

杨广瞪了宇文述和李渊一眼,随后说道:“虞世基,你是民部尚书,又是黄门侍郎。”

“你说说看,我们还有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供赈济灾民?”

所谓民部尚书,便是后来的户部尚书。

杨广也不想在李渊和宇文述中间斡旋,便将出身江南世家的虞世基给拉了进来。

反正他们世家门阀之间狗咬狗,杨广也乐见其成。

正在看戏的虞世基忽然被杨广点名,着实被吓了一跳。

他小碎步出列,声音恭敬道:“回陛下,去年朝廷岁入粮食两千五百万石。”

“陛下东征高句丽,所需粮草数目庞大。”

“兴洛、回洛两仓以及长安城外太仓的粮食皆被调度军需。”

“其他粮仓的粮食皆有用处。”

“所以......朝廷确实无粮可用了。”

虞世基低着头,心里一阵无语。

这样的回答算是把李渊得罪到家了。

“唐国公,不是朕不愿意救济灾民。”

“实则无粮可用。”

“朕亲征高句丽,为的是大隋千秋基业,百姓们也理应为朕分忧。”

杨广摊开手,喃喃自语道:“只可惜不能增加粮食的岁入,否则何愁救济灾民?”

听了这话,百官纷纷沉默不语。

天下群贼作乱,天灾人祸。

还增加粮食产量呢,今年粮食的岁入若是能有去年的一半儿,众人都要弹冠相庆了。

“父皇何须为粮食担忧?”

“儿臣有一个办法,能提高粮食的岁入。”

就在此时,始终默不作声的杨恪站了出来。

哗!

听到杨恪的话,百官都吃惊不小。

“梁王还真是好大的口气,我们都没办法的事情,他竟然能做到?”

“嘿,这梁王不是没睡醒吧?他能有什么办法?”

“天下大乱,粮食减少是必然的,梁王怎敢夸口啊!”

就连梁王府的高士廉、张须陀和虞世南,也都满是好奇的看着杨恪。

别说是其他人了,就连他们这三位,都不知道杨恪哪儿来的底气。

昨天杨恪对三人分别下令,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在隋朝当太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