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062章 文艺汇演(1/2)
镜头1
军里每年都举办文艺汇演,部队的文艺人才都珍惜这样的展示机会,汇演既活跃了部队的文化生活,又锻炼了人才,还使丁朝阳的组织能力和影响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镜头2当然丁朝阳很乐意做这个事情,他从小学就喜欢舞台。
镜头3每当有汇演时,丁朝阳是最忙的,组织一台节目,需要的素质是多方面的。
镜头4但是初次组织全师的文艺骨干做成一台代表师级水平的文艺节目,丁朝阳是煞费苦心。
镜头5为保障节目质量,专门邀请了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的老师,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师里参加汇演的水平逐步才得到长进。
镜头6组织能力的提高,演出质量的进步,是逐步锻炼出的。
镜头7第一次组织文艺汇演是丁朝阳刚刚上任,科长完全放手,坦克团俱乐部主任范木林是个有文艺组织能力的老兵,为了请他帮忙,丁朝阳在家里还摆了一桌酒菜,诚恳地请他。
镜头8丁朝阳在不足二十平米的住房,准备了一桌的酒菜,等着樊木林的到来,老樊酒量很好,不挑剔菜的好坏,只要酒管够。
镜头9他原来是师俱乐部主任的有力竞争对手,现在他看到丁朝阳的诚意,答应出力帮忙,在酒桌上,为了陪好他,丁朝阳直到把自己灌醉。
镜头10为了挑选演出的人才,丁朝阳带着老樊到基层呆了两个星期。
镜头11基层有人才,只要沉下去,就能发现他们,丁朝阳用两个星期下连挑选人才,筛选节目。
镜头12选上了三十多有表演才能的人才,开始分工。
镜头13老樊会乐器,他负责乐队。
镜头14丁朝阳负责节目创作和编排。
镜头15汇演地点定在吉林市47师礼堂进行。
镜头16各个单位都拿出自己的实力,齐装满园,人才济济,彰显出他们所追求的专业水平。
镜头17丁朝阳除了带队外,还参加个别节目的笛子伴奏。
镜头18他带队的人员明显不够专业,节目创作的不够深刻。
镜头19节目编排明显有些松散,比较之下,不如其他单位,总名次排在第六。
镜头20就这么灰溜溜的回来,忙了一个月,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
镜头21回到师里,没有得到批评,也没有得到鼓励,让丁朝阳看到部队的中心工作不在这里,首长们不太重视汇演的名次。
镜头22想要做出成绩,汇演上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和强项。
镜头23第二次组织文艺汇演,是丁朝阳到师里的第二年。
镜头24这次增加了女演员。
镜头25参加演出的人员扩大到了幼儿园的幼师、医院的女兵,这次有了女演员的参加,使演出的气氛活跃了不少,节目也比第一次好看多了。
镜头26队伍庞大了,节目新颖了,演出更能吸引人了。
镜头27后勤部直工科长孙南龙(原是丁朝阳在炮团二营时的教导员),他管理部队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后勤部分队有军械所、汽修所、汽车连、医院等4、5百人。
镜头28他把政治思想工作和文化生活结合起来,在分队有声有色的开展文体活动。
镜头29修理所的技术人员都让他培养成了军乐队乐手,师里一有活动,就拉出来亮一像。
镜头30并且每个乐手还配发一套军乐手的服装,使部队的业余乐手像专业的军乐手一样,精神十足。
镜头31修理所技术人员多,学习乐器很快就能上手。充分体现技术人员脑子灵活,学习快的特点。
镜头32后勤分队能组织好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是大家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实属不易。
镜头33他还组建了一支后勤篮球队,把后勤分队的文体活动办的有声有色。
镜头34丁朝阳把汇演的落脚点,放在了后勤分队上。
镜头35孙科长跟丁朝阳说:“以后有汇演,让我们出人出节目,保证让师里有面子。”果然不出所料,第二次汇演拿到了第三名。
镜头36这次师里政委给出了肯定和鼓励,让丁朝阳继续努力。
镜头37第三次组织文艺汇演是丁朝阳到师里的第三年,经过几年的锻炼丁朝阳有了一些经验。
镜头38经过几年的积累,他认识到参加汇演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他把重点放在创作上,放在抓节目的质量上。
镜头39他知道一个人组织一台文艺节目是非常不容易的,都来帮忙,才是组织者的智慧。
镜头40他把历史上本单位的英雄人物都写成说唱节目,把现实中战士的生活也编成了文艺节目,让文艺节目更加贴近生活。
镜头41为了更好的创作,专门把沈阳军区曲艺团老演员朱北斗,聘为客座艺术总监,保证了汇演整台节目的质量。
镜头42丁朝阳不仅请来一个帮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漫长的旅途》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