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5章 秋游活动(3)(1/2)
好不容易,来到了香灯岗香荔缘,缘主向石炎热情地欢迎全体师生光临香灯岗。
向石炎用手指着那遍挂满枝头的皇帝柑和蜜糖大红桔说:“这里所种的柑桔果树不奇,奇就奇在不用浇水,凭从天下旱,此地果满枝,结出的皇帝柑、蜜糖桔特别清甜、爽口。尤其是香荔,以果大、肉厚、核小、香甜、清爽著称,成为广兴香荔优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说完后,他热情地摘果分给师生品尝。
于是,大家欢呼雀跃,啧啧赞叹的称奇声、击掌叫好的欢呼声响成一片,惹得石万里诗兴大发,即兴赋诗赞之:
新州墨客结佛缘,秋游活动乐翻天。
六祖乡人弘佛意,山岗翠绿果盈园。
挂在枝头上的大红桔,犹如节庆高挂的大红灯笼,即使在十月秋高风怒吼、云雾飘渺的深山野林之中也难以掩盖其迷人的芳华。阵阵果香随风飘扬,让人心旌摇荡,惹得司徒莉神思悠悠,登上香灯岗顶峰那块屹立在苍茫天地之间的“通天大道”巨石上,漫天诗意如香灯岗山溪瀑布滚滚而来,一时竟不知从何吟起......
悠忽之间,司徒莉灵感骤然而来,禁不住脱口而出,放声吟哦:
禅宗六祖远名扬,圆寂法身三地商。
佛地圣岗焚香决,长留灵气果飘香。
“哈哈!莉莉才思敏捷,独步成诗。”丁一丰在旁边似赞似嘲地说。
陈文成遥望矗立在香灯岗顶峰那块“通天大道”巨石,幽默地说:“副班长步着班长的诗韵,便把香灯岗大红桔的精髓点了出来,与班长那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女子自愧没有班长的捷才奇思,未能像其诗,让人领略其诗中六祖的神韵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惟有步其后而吟之,失礼、失礼。”司徒莉双手作揖,谦恭地说。
香灯岗似乎每一处都有故事。据《香灯岗传奇》记述:在香灯岗北麓古驿道旁的石门谷和禅龙峡谷两水夹金交汇处有一个小山墩,当地人将它叫做佛子墩。
当年六祖惠能曾经有一段时间隐居在香灯岗,他对柑桔有特殊的喜好,认为这里生长的柑桔树开出的花一瓣瓣冰清玉洁,似禅心般纤尘不染,空灵无瑕,望过去就令人杂念全消。
六祖惠能尤其看中了这两水交汇处,每天一有空闲,便来到这里种植柑桔树。
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光照极好,所以那些柑桔树生长得又快又好。
香灯岗的山民十分喜爱柑桔树,他们认为柑桔树是八仙来到香灯岗举行百果宴时,铁拐李等仙人留下的柑桔核而吸收了天地灵气而孕育出来的。
在惠能的带头示范下,山民们在山上大面积地种植柑桔树,没有多久,香灯岗上的柑桔树已是漫山遍野。
柑桔花盛开的季节,山上山下,一片白茫茫的,似雪花飘落大地。山风吹来,柑桔花的香气荡漾,醉人心头,可以说,山民们是生活在花的海洋、香的世界里,怡然自得。
另方面,每到柑桔花飞落,柑桔树结果的季节,无数的大红柑桔挂满枝头,累累的果实将枝头也压弯了。收获的柑桔果既可以挑到墟市卖,也可以制成凉果出售。这么一来,柑桔树给他们带来不少的实实在在的收益。
穿梭在遮天蔽日的柑桔林之中,学生们兴致勃勃赏桔的有之;在柑桔丛中回眸一笑,与大红桔竞艳的有之......今天的香灯岗大红桔,仿佛被禅宗六祖点化过了而灵气飞扬。而在桔林赏桔的老师和学生,也好像被香灯岗的柑桔熏陶过了显得心境平和,没有匆匆的行色,没有焦虑的面容,所看到的,都是从容,一种浸润在快乐、幸福、自足和悠闲里的从容,脸上的笑靥浸染着暗香的芬芳。真个是“望桔桔美丽,望人人舒畅”。
登上香灯岗顶处,缘主在那株枝繁叶茂、挂满大红桔的桔树前停下来说:“这里便是当年三地僧人、官员燃香定佛身的位置。”
在燃香定佛身之地,老师和学生们虔诚地行了个礼,以示对六祖的尊崇。然后,望着当年燃香定佛身之地,任由思绪飞扬开来。
忽然,一阵山风吹来,挂在树上的大红蜜糖桔摆动着,猛地,石万里看见了满树大红蜜糖桔的头顶部长有一个“佛”字图形,刹那间,他被这一发现震撼了。
是不是六祖托桔显灵,天机示人?是不是六祖惠能仍活在当下,护佑着故土的悠悠山水,郁郁人丛?那一个个带有“佛”字图形的大红蜜糖桔,分明是博大精深的禅宗文化的传承之光,分明是六祖惠能护佑故乡子民吉祥如意、美满幸福,这带有“佛”字图形的大红蜜糖桔啊,分明是上天向世人透射出六祖惠能的博大胸怀和顶天立地、浩然长存的大气!
推开厚重的历史之门,穿越时空,“香烟定佛身”的故事在香灯岗上萦绕传扬--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八月初三那天,六祖惠能在新州龙山国恩寺圆寂的消息传出,佛门弟子与平民布衣无不潸然泪下。广州法性寺、韶州宝林寺两处的官员与高僧星夜兼程,赶往新州,要把六祖惠能的真身带回寺院里供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养殖帝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