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正文 第七十九章 道家高人(1/2)
第七十九章
春寒陡峭的黎明时分,烟雾缭绕,苍山如墨,薄冰漂浮的溪流之畔,萧瑟的竹篁之中,一座古朴的道观若隐若现。
那老道骑坐在毛驴上闭目养神,竟然很惬意地鼾声如雷,真是世外高人,骑着驴都能睡着,的确让他们三个人刮目相看,佩服得五体投地。
踏过青砖铺设的破旧甬道,来到观门口,但见残垣断壁之中,一座瓦檐落败的庙堂置立其中,篙草丛生的院落里那有半点人气呀,该不会是这老道在打诳语吧。
王骚虎有些意外地张嘴道:“道爷,你说的庙观就是这里呀?”
那道爷依然闭着眼睛,鼻子里哼了一声道:“你懂个屁,老道的观内可谓是内有乾坤。”
那老道拍了一下驴腚喊起来。
“咱们到家了!”
但见那老道骑着毛驴径直走进庙观之内,颜伯卿三人不由地踌躇不前,怕刚出虎穴,又入狼窝。
这时颜伯卿咬了一下牙快步跟了上去,王骚虎与老五见状也紧随其上。
老道来到破旧的庙堂之内,从驴背上跳落下来,姿势飘洒自如,落地无声,徒步走到老子道君的神像面前,扭转了一下烛台,顿时那神像沉入地面约有三尺之深,那老道又纵身跳上毛驴走进了延伸于地底的甬道内,颜伯卿三人见状又紧随其上,不一会,那神像又重出地面不留半点余痕,这种机关设置真可谓是令老五也望尘莫及呀。
当三人刚刚进入地下的时候,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但见偌大的的洞穴内,绿草如茵,百花齐放,溪流潺潺,真可谓是洞天福地呀!
这时许师叔步迹蹒跚地走过来,满脸的沧桑,估计是大伤初愈,而导致的气血两虚。
“师叔,你还好吧?”
颜伯卿迫切地问道。
“我已身无大碍,多亏了这位道爷出手相救,在下不胜感激。”
许师叔欲要施礼答谢,被那老道拒绝了。
“别那么婆婆妈妈的,都什么时候了,还玩这。”
“李道长所言极是,如今武泽田屯兵于晋陕豫三界之地,如同一颗钢钉一般锲进我们的大后方,我们的境遇恐怕是凶多吉少。”
许师叔忧心忡忡地说道。
“如今我们去冀鲁豫根据地班兵恐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了,更何况鬼子是否借此机会撤离此处我们一无所知,于此同时我们要尽快通知我们在陕西境内的游击队员,让他们尽快解决鬼子安插我们内部的特务。”
颜伯卿将手里的龙泉宝剑抽出来又送回。
这时那老道忽然眼前一亮,拂尘向颜伯卿的宝剑轻扫过来,颜伯卿他们还没有明白那老道士的意图,那龙泉剑就落在了那老道士的手中。
“道长你这是……”
那老道望着冷艳的龙泉锋刃自言自语道:“一夜西风到海滨,楼船东出海扬尘。生惭黄歇三千客,死慕田横五百人。纪岁自应书甲子,朝元谁共守庚申。悲歌抚罢龙泉剑,独立苍溟望北辰。”
王骚虎低语道:“难道这老鼻子认识孟良辰?”
颜伯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示意他闭嘴。
老道轻抚着锋刃依然自言自语道:“这把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大剑师所铸。欧冶子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故名此剑曰“七星龙渊”,简称龙渊剑。唐朝时因避高祖李渊讳,便把“渊”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龙泉”,简称龙泉剑,是我李氏家族的祖传至宝。”
“那你一定认识孟良辰了?”
老五开言问道。
“孟良辰按辈分还要叫我一声师伯呢。”那老道收回龙泉宝剑苦笑着说道,“他力战倭寇,耀我华威,也不枉一世英名了。”
“既然如此,我就将龙泉宝剑物归原主。”
颜伯卿诚恳地说道。
谁知那老道士却牛眼一瞪,嗤之以鼻道:“把我李健野看成什么人了?我好歹是名门之后,皇家子孙,焉能干出这不要脸的事情?俗话说得好:宝剑赠英雄,既然孟良辰将宝剑赠送于你了,我岂能不尽人如意?困了,懒得与你们费口舌,饿了那有酒有肉,但别乱翻我的东西。”
这牛鼻子老道骂起人来真是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弄得颜伯卿他们脸红一阵子,白一阵子的。
经过一夜的折腾,大家早就人困马乏了,于是如同泄气的皮球,倒在碧草香花之中呼呼大睡起来。
王骚虎刚刚睡下,又一骨碌地爬起来,他尿频尿急的毛病又犯,于是提着裤子跑到了角落一泻千里去了。
酣畅淋漓之后,刚要走,忽然发现脚底下有一本破旧不堪的黄皮书,不由地好奇弯身捡起。
靠!《房中术》!
王骚虎粗略翻看了几页,其中内容玄妙深奥,益处多多,不由地心中窃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豫七狼》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