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一节 指迷点津(2/3)
危险?”
楚云谦长长的舒了口气道:“这点早被刘司徒料到,所以行前叮嘱云谦小心在意。只是怎么也没想到是有千余伏兵从后边从天而降突袭安平,万幸当夜及时调整,方的护着殿下逃脱。这点云谦倒是至今还没有想明白,这大队伏兵是从何而来。”
岳翎与岳渊相视一笑道:“你是当局者迷,只顾着斥候查探确实没有从大局考虑,所以至今你还是没有明白。”
楚云谦忙到:“还请解开疑窦。”
岳翎笑道:“千余骑兵要想悄无声息的入境大蜀难在战马。元蜀贸易较多,北地长白山中多有药材、人参鹿茸等物资,与蜀交换稻米、香料等是络绎不绝。而武关至武安州却是山路绵长险峻,一般而言一车货物多为两匹马拉载,方得穿越山路。千余匹战马,不过是五六百车货物罢了。一车一般需要三人,这便是千余人了。至于兵器嘛,可以分散藏在货物中,马车分批而走,加上元蜀当时尚未有开战之象,边防松懈。石蓝枫又是熟知边防,其子扼守武关,倒是显得这些伏兵来得蹊跷,宛如奇兵了。”
楚云谦豁然开朗道:“此后便是人货分离,潜伏在这深山之中,原来竟然是这样简单。”
岳翎意味深长的道:“云谦,所谓奇兵不过是在人们认为最为平常之下所用之兵罢了,说穿了就是一文不值。”
楚云谦道:“谢老伯指点,云谦受教了。”
岳翎接着道:“老朽以为此次攻蜀首要目标便是文帝,真正的目标则是刘静安三人。而且元国得此佳机伐蜀必会倾尽全力,而一旦得到大蜀潇水平原,宋国却是潼关、剑阁两侧受敌,所以宋国绝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
楚云谦道:“我大蜀可以联合宋国以抗元。”
岳翎却是摇首道:“错了。赵卓也是雄主,宋若得潇水平原必会得武关、临安关,由此凭借潇水的武安、临安两州宋必可虎视元境。他怎么会和蜀国联手?”
楚云谦道:“那老伯的意思是?”
岳翎笑道:“赵卓必会和元联手伐蜀分得的蜀地。而后攻伐元国攻占潇水平原夺三关,至此则是全得蜀国。如若至此宋国国力大盛,北出两关灭元,南出盘江击岳、吴,一统天下则是指日可待。”
楚云谦有些不相信的道:“老伯,元国实力雄厚,占据天下三十二州,宋国怎敢确定可以在潇水与其争锋必胜?”
岳渊也有些疑惑的道:“伯父,这个判断恐怕是有些武断了。”
岳翎不以为许的笑道:“老朽一考云谦如何?”
楚云谦眉头紧皱陷入沉思。
半晌他举目望向岳翎拱手道:“大蜀危如累卵,还请老伯指点迷津。”
岳渊却是道:“这是为何?”
岳翎笑道:“这便是云谦可为帅才,你只可为将才之因了。为将者可以不通政务,为帅者必精政务。让云谦和你说说吧。”
楚云谦急道:“元宋攻蜀,即使大蜀不亡,则潇水以东必丧,而宋主必会得剑阁。宋元接壤的三关之外原是陈地,两国不得交兵,则宋无其外作战的顾虑。因为如果元国兵发陈地,撕毁约定,必使得陈地百姓同气连枝之下倒向宋国。而两国北地重关崤关附近却是经年对峙,急切之下不可能有所改变,所以宋国只需要考虑潇水平原作战即可。而两国中,宋国长于步兵军团,元国善于骑兵军团。两相比较之下,宋军只需由剑阁兵出武安关、临安关后翼,占据山势,便可切断潇水之敌进而歼灭之。随后可据潇水平原而后攻两关自可轻易而下,至此潇水平原纳入宋土。”
岳渊沉吟了一下道:“元国若是装备步兵,战局是可能改变的。”
岳翎叹道:“元国多年来凭借铁骑纵横北地,怎么会轻易装备步兵?再者元国守旧势力庞大,纵是有识之士要想这样做,又岂是轻易可为的?再者如不能灭蜀,元宋占据潇水平原不过就是眼前之事,哪里还来得及正式大规模组建可以和宋军抗衡的步兵军团?”
岳渊一时无语。
楚云谦却是急道:“岳老伯,请赐教这种危局当时如何解决?”
岳翎沉吟片刻道:“云谦,天下诸国不过是一体而已。自从当年百家诸侯并起反暴晋以来,天下纷乱群雄四起。四百年来,大小诸国相互兼并交战,百姓是生死流离枯骨遍野。往昔是村村无炊烟,百里无鸡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法、墨、道、儒等思想并起为君主所用。这百余年间,却是最终形成了元、蜀、宋、吴、越五国各具特长,天下间出现了短暂的局部安定。也正是这种情况,促使了百姓普遍厌战的情绪,渴望和平安宁,大一统的局面就此形成。”
楚云谦闻言却是一愣,岳翎此番话倒是正耳发聩,但是去没有解决他的问题。他不禁面露苦涩之情,面对这样一个巨人,自己怎么敢再问第二遍?
岳翎却是明白他的心意道:“云谦,你回去之后必会遇上艰险,只要时机成熟,形式又是如老朽所料,自会安排通知你,叫可你一举破敌。这样也可留下蜀国根基,以便于一统天下。”
楚云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一代儒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