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章 抢功(1/2)
第二天一大早,廖淳就整兵去打安喜县。他手下这几千兵是天不亮就吃了饭出发的,午时不到就来到了城门前。当然,午时这个时间是指廖淳到达的时间。他派出去诈城的黄巾兵早早地就进城打点好了一切。这个安喜县与石邑县如出一辙,守将没有,士兵也逃散干净。城内物资,一应缺乏!
等到程远志、邓茂进城的时候,自然又是夕阳西下、玉兔东升。眼看着天色渐暗,临近掌灯时分,他们才进了县衙。
“廖将军此战缴获如何?”这又是程远志的第一句话,似乎是除了这句,他就没有别的了。
“和石邑一样!”廖淳想都没想就回答了,毕竟他也捏造不出些许物资来,隐瞒也没什么用处。
再往东北还有没有路走?”邓茂也问了一个问题。
“西北是中山国,距离这里比较近;东北是高阳县,距离稍微远了一点!”廖淳有探马,对周边地界了解的还算详细。当然,也仅仅如此了。即便是探马,也找不到北上巨鹿的道路。
“明天还要劳烦廖将军拿下高阳县了!”邓茂又安排了次日的任务。
“我尽力!”打仗也不费事,廖淳自然没人么好唠叨埋怨的。
“我将杜远拨给你做副手,明早拿下高阳县!”程远志见廖淳漫不经心,于是又加了一条。当然,这一条的含义大家都明白,程远志怀疑廖淳藏私了,所以安插了一个人过去监督。大家都能明白,强如至此的廖淳当然不可能不懂,只是他懒得说明罢了。
现在好像整个冀州都知道有这么十几万流窜的黄巾匪,攻城掠地,四处抢夺。县城的探马要比他们精确的多,因此,在他们到达之前,大家也早已经把物资转移了。下一座城池又没有出冀州,按道理也应该知晓情况。别说一个杜远,就是程远志跟着,也弄不到丁点儿战略物资。
第二天一大早,杜远果然来了。不光一个人来,他还带来了小一千兵。很明显,廖淳的手下毕竟是廖淳的手下,不会听他杜远的命令。他带上一千兵,是预防有个万一。
从石邑到安喜只用了半天功夫,这还要归功于急行军。从安喜到高阳县路程远不如石邑到安喜距离远,但这拨人却足足走了大半天。原因当然是杜远。杜远这拨兄弟整日在后方安逸惯了,经不起急行军,很快就被抛在了后面。当然,自己的人跟不上,杜远就会提意见,然后廖淳就要整军等待。好不容易跟上了,一行军,又落下了,还要再整军等待。他要是带部队先去了,要是再没有缴获,就会给杜远留下私藏的口实,不等还不行。一上午等了七次,廖淳也就放弃了急行军的念头。
正午时分要造饭,廖淳就颇为无奈了。这次行军事情没办成,饭倒是还要先吃。还好只有四千多人,十人一灶,也挖不了多少坑。
就趁着埋灶做饭的功夫,廖淳那边有几百个人开始脱下了汉兵军服,改穿起了平民服装。这一幕,看得杜远十分不解。不过,稍等一会儿他就明白了一点,因为那些人换上衣服之后又戴上了黄头巾。一切完备之后,他们又和廖淳拱了拱手,然后整队,急行军前进了。
“廖将军,你这是在干什么?”显然,杜远对眼前这一幕还是有些不解。
“先锋的先锋啊!”廖淳很不以为然,“他们先去取城,如果对方给了,我们就不用打。如果对方不给,我们再打不迟!”
听了他的说法之后,杜远不由得嗤笑一声:“对方怎么可能把县城拱手送给我们,他们难道是傻子么?!”
“不给的才叫傻子!”他不明白,廖淳只有略微解释一下了,“对方的探马要精细的多,早就知道我们这些人马在这一带纵横劫掠。别说我们有十万精壮,就算是五万,他们也不敢抗衡!他们的县令早就逃之夭夭了,城内也是军心涣散。只要我派去的这些人过去喊上几声,诈称二十万大军前来夺他县城,他县令只要不在,下面人自然就会为了保命而开城。”
“县令要是在呢?”杜远依旧有些不信那么容易就能拿下县城。
“在也没有什么难事!”廖淳又指了指这些全副武装的兄弟,道,“我这些人马都是汉军服装,到时候我只要说是某某县过来的援兵,他县令自然会开城迎接。到时候我抓了县令,城池也就唾手可得。”
“原来如此!”杜远此时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县城这么简单就拿下了,怪不得廖淳此行势如破竹。不过,也亏得是他,换成自己、杜远、程远志三人,还真想不出这办法来呢!读书看来是有用的。
午饭过后,他们继续前进,沿途并没有发现派出去诈城的那五百多人回来,廖淳也就约略知道大概了。到看见城池时,果然看不到汉家旗号,自己那五百多人已然牢牢地控制住了城池。看到这一幕的杜远自然是对廖淳再佩服三分。
进城之后,入目的一切都和石邑县如出一辙。衙门前大鼓拆没了,仓库里粮食搬空了,府库兵器钱财一应俱无,这知县连衙门的桌椅都搬走藏起来了。估计是怕这伙黄巾贼贼不走空吧,所以自己先把自己搬空了。看着空荡荡的县衙,杜远和廖淳都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廖化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