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正文 第九十六章 帝之魂 迁都许昌(1/3)
瑟瑟的晚风轻抚整个曹军大帐,吹的人心彷徨,感慨世态炎凉。
荀彧还是足够了解自己主公的,望着曹孟德颤颤巍巍的脊梁,他可以确信,这位“乱世奸雄”确实毫无保留,坦诚相待的说出了真相,他主动走到曹公身旁,冷静的分析道。
“如此看来,少羽......或者说隐藏在少羽身后的势力,是希望主公你趁着乱世上位,否则不会冒着这么大风险让你去刺杀董贼,尽管这其中的乾坤耐人寻味,但这些年我们始终没有在找到一丝丝可以牵扯出他们的蛛丝马迹,闹得人心惶惶也没多大必要,不如先解决眼下皇室的危机,待局势转危为安后再做打算吧.......不知三公子你意下如何?”
刹那间,营帐内四双眼睛齐刷刷盯到了少铮的脸上,三公子心里很清楚,荀彧这番话不是商议,而是胁迫和命令,他没有反驳的机会,只能点点头表示应允。
站在营帐中央位置的董昭见状,低声笑了笑,自己整得这出荧幕大戏收到的效果的确合乎预料,这么一来,自己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自然是盖棺定论,腐朽的皇室早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靠山,当今这个时代,弱肉强食,而曹操虽然称不上最强的野兽,确称得上是最有潜力的一位优质军阀,这样想着,董昭上前赔礼道。
“曹公的英武我董某钦佩不已,早想为你马首是瞻,方才不礼貌的试探曹公,还望明君不要怪罪。”
曹操微微摆摆手,命于禁亲自去军营为董昭取来帽冠礼袍,毕恭毕敬的为董昭穿戴上,虽然和这个年轻的书生算不上过命的交情,可仅仅是不到半个时辰的唇枪舌战,曹操便能拿捏住他的本事和才华........虽然年纪轻轻,却成熟老道,临危不惧,可谓是能登大雅之堂的出世奇才,对于求贤若渴的曹操来说,董昭的出现正合他心意,被这般礼遇的董昭此时心里也是一番小鹿乱撞,诚惶诚恐,眼下他早有一番属于自己的计较和思量,既然已经加入了曹操的麾下,自然也无需保留,可以一吐为快了。
“主公,如今皇室凋零,大汉威衰,您率先兴兵勤王,的确是一件稀世壮举,但如今的大汉王土,群雄割据,不服您的人自然比比皆是,且不说袁家兄弟,就是徐州的刘备吕布,也是不可不防的豺狼虎豹呀,血雾洛阳如今只是一片废墟,西都长安也已经荣华尽散,不复当初.......依董某之见,主公若想保住皇上这个烫手山芋,让他在这个时代发挥出余热的话......只有迁都一条路可行!!”
之后几秒钟的时间,整个营帐内鸦雀无声,除了董昭以外,每个人的面庞上都透露着惊异愕然的失态神情,尤其是三公子少铮,更是直愣愣的呆立在原地,愤怒的紧紧攥起右拳,就算他是个无势无权的懦弱小辈,可他毕竟留着大汉忠臣的皑皑热血,这辈子,他都是大汉的臣民,迁都这件事,无论如何他都不想让它成为不可更改的现实。
只可惜大帐之内,真正的汉臣似乎只有少铮一人,对于曹操一众来说,董昭迁都的提议,如同打通了当下局势的任督二脉,让“乱世之奸雄”瞬间茅塞顿开,他早就应该想到这个法子,一旦把皇室转移到自己的地盘上,他曹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拥立天子,借助皇上的地位和旨意,号令天下群雄,俗话说成大事者,必须有天时地利人和,如此一来,曹操三者皆备,霸业可期。
同为大汉臣子,荀彧对于自己主公的想法不会不了解,他心里很清楚迁都许昌对于汉献帝来说代表着什么,可他的反应却比少铮要成熟的多,既然选择了上京勤王,保护大汉王朝的火苗继续燃烧,那自然就要牺牲一些皇室的利益,否则自己的主公兴几十万兵来洛阳,岂不是落个两手空空,狼狈而回的结局,若是曹操和皇室能够相互协助,平定这个混乱的天下,对于天子来说,也算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众人计较已定后,也不顾三公子满目的怒火中烧,意气风发的走出军营大帐,把守在阵外的典韦许褚奉命召集曹军诸多心腹谋臣,勇将校尉,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洛阳皇殿旧址,见到刘协之后,曹操依旧一副忠心耿耿的臣子模样,行三叩九拜之礼,领文武一道跪喊万岁,这样的万众朝拜,威风凛凛的境遇,刘协已经好久没有享受过了.........可他却万万没想到,自己风雨飘摇的绝望宿命,这一生,都逃不出,挣不脱。
“曹操拜过皇上,今日来见君,是有要事禀奏。”
此时的刘协,对曹操的依赖和信任,已经达到了顶峰,即便他身旁的踏雪东林将曾无数次为了拯救他的命运,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可在刘协的眼里,眼下能挽救他,甚至给他一次重生希冀的........只有曹操一人,因此他对曹操的态度也十分客气,甚至还有几分讨好的意味。
“爱卿快快免礼,你是大汉王朝的救世主,是朕的恩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寡人都听你的。”
看着刘协那副跪舔的嘴脸,悄悄走到皇殿旧址一侧的少铮忍不住翻了几个白眼,无奈的转过头双拳紧握,他十分清楚当下的局势,用不了多久刘协深信不疑的这位曹孟德大人,就会给这个傻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道三国之踏雪无痕》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